旅遊景點

  • 黃水應宅
    建於1931年以前,原為一落四櫸頭的格局,本為洪氏所有,後經黃水應之父黃光明收購。至1931年,黃水應遠渡南洋致富,增建為現今三蓋廊形式,為水頭唯一的三蓋廊古厝。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亂石砌、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由翹脊所構成的屋頂天際線,比例典雅優美,壁體以本地石材及紅磚砌築,耐
  • 李光前廟
    李光前將軍,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古寧頭登陸戰時任團長,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義無反顧,是所有為國殉職軍人中階級最高的軍官,戰事結束後靈異事件頻傳,當地居民乃於民國四十二年在其殉國處建小廟虔誠膜拜,由於信眾日多、香火鼎盛,小廟難容眾信,六十五年擴建一次仍嫌太小,民國八十八年再度重建今貌。廟前有一座牌樓
  • 張璋滿古厝
    建於1876(光緒2)年,1879(光緒5)年竣工,為張氏赴檳城工作後於清末返鄉建造,國軍駐金後曾作為連部住所,至八二三砲戰後遷離,1969年翻修屋頂,2002年再次翻修屋頂及部分牆面。平面格局為二落。資料來源:文化部
  • 白氏先祖草寮舊址
    建於清初,村老傳說,宋末以前水頭尚無人居住之際,有一大陸白姓漁夫到水頭海岸捕魚,為了避風在此居住,為水頭村最早的居民,但沒有長久定居,因此今日水頭無白氏後裔,而後的居住者是來自金門東沙社的王氏裔孫,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四櫸頭加左突歸、牆規,本體牆身材料為出磚入石砌、紅磚斗仔砌、
  • 昭靈宮
    主祀神佛: 田府王爺建於1884(光緒10)年,由陳姓宗親出錢合建,為碧山村內唯一的廟宇,曾整修過。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單座,本體牆身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保存現況良好,反映濃厚的地方信仰色彩。
  • 黃朝賓宅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建物正面牆堵飾以彩釉花磚,顏色豐富。內部小木作刻工精良,格扇、獅座、雀替均十分細緻,值得保存。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烈嶼忠義廟
    主祀神佛: 關帝爺
  • 復國墩觀海台
    金門考古研究,受到戰火影響,在民國六十年代才陸續展開,其中在復國墩遺址、溪邊海水浴場海岸發現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貝塚,相當激勵台灣考古界,遺址地後挖出紅色和黑色陶片若干,最遠可追溯到與台灣及福建同時期的新石器時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李慶堯博士,曾在金門南海岸聚落發現植物印痕化石,經初步判斷,年代超過一
  • 劉澳風獅爺
    劉澳風獅爺(86公分,石雕、蹲距雄獅)抬頭仰望,右手持一方「合境平安」大印的劉澳風獅爺,盡忠的駐守於村口。劉澳原名「瀏澳」,係指水深清澈,舟楫可泊之天然港灣。後來劉平,由泉州 上寶 灰狗墓遷浯,定居於此,瀏澳之名也逐漸被「劉澳」所取代。此地地處奎山與鶯山兩岬角之間的澳內,與浦邊隔著海灣相對望,左邊灣
  • 田府廟
    田帥廟主祀田府元帥,農曆六月初一日神誕,此田府元帥與其他寺廟所奉的田都元帥是否相同,尚有待查考。田府廟始建年代不詳,近貌卻是民國八十六年所重建。大門聯:北極上帝施福祿;田府元帥佑黎民。 
  • 五虎山步道
    由於長年軍事管制,原始風光迷人,所孕育的金門原生植物,種類、數量及密度,皆為全金之冠。國家公園已在此設立保護區,並規劃了自然步道,方便遊客遊賞。步道入口位於山后民俗文化村旁,觀景平台後方另有兩條步道通往解說廣場及北嶽廟。
  • 太武池
    太武池距海印寺700公尺,為一人工水庫,四周峭壁陡立、樹林環繞,景致秀麗;距池不遠處,可見"頑石點頭"、"其介如石"等勒石群,此處的東向視野十分開闊,為賞日出極佳地點,"太武觀日"美名因此而來。
  • 代天巡狩
    本島一般名「代天府」的寺廟,主奉的不外是池、溫、朱這三位王爺,料羅代天巡狩主奉的是境主大王爺、二王爺、三王爺、四王爺,至於是那一位王爺,卻沒有確切資料。
  • 獅山砲陣地
     位於金門縣金沙鎮山后村的獅山砲陣地,是全國罕見的全坑道式榴砲陣地,其所部屬由美國所製造的八吋榴砲,在「八二三」砲戰後期揚威戰場,發揮扭轉戰局的功效。獅山砲陣地曾經是防區重要的基地,今日重新規劃整修,目前此陣地展示著75山砲、155榴砲、8吋榴砲等四種榴炮,陣地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展示難得一
  • 碧月軒
    建於1920年,為何懷於菲律賓從事布業,寄錢回來興建,花費約白銀7,000元,聘請福州司傅設計。
  • 世懋堂
    世懋堂(黃氏三房宗祠)為民國二十三年黃氏三房籌資興建。資料來源:文化部
  • 古崗蔡氏開基祖厝
    建於200多年前,為蔡氏的開基古厝,瓊林蔡姓由小古崗發源後,遷徙至瓊林而發展起來,並在明清兩代成為地方顯赫宗族。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加前四櫸頭、牆規,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人字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此古厝為蔡氏發源地,歷史意義深遠。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何肅點、何肅海兄弟洋樓
    建於1926年,為何肅點、何肅海兄弟於浦邊經營雜貨店致富興建,何肅海興建房屋時曾攜帶200銀元到大陸買木材,於途中被海盜洗劫,軟禁50多天,後以500銀元贖回。
  • 西山前李氏家廟
    金門人常將金門島分前後,靠近金城的西方屬於前,太武山東側屬於後,若東西兩地地名相同時,便以前、後做區別,所以「西山前」與隔鄰的「東山前」,合稱「後山前」,和金城鎮「前山前」相應。
  • 威靈殿
    威靈殿在寶靈殿右前方約百公尺處,主奉新壇元帥張公聖君,另奉玄天上帝,廟始建不久,但香火鼎盛,尤其在設醮酬神的日子,香客更見絡驛。
  • 石兔
    太武山步道兩旁巨石嶙峋,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常有狀似動物的岩塊出現,像是距離劉玉章銅像約150公尺處,步道兩旁出現"龜兔賽跑"的有趣畫面,先是左側一似烏龜的巨石,石頭上的"眼珠"是當年開路機鑽孔所遺留,緩慢匍伏於野草之間;右側樹旁懸立的石兔,唯妙唯肖的樣貌不禁讓人莞爾。
  • 天師宮
    天師宮位在庵頂至庵下的坡間右側,現廟是民國七十三年所建,奉祀張天師,陪祀註生娘娘和福德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