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烈嶼區
    金門國家公園位於福建省,總面積約為3,720公頃,是台灣第六座的國家公園,佔了金門整座島將近四分之一的面積,範圍包括了古崗區﹑太武山區﹑烈嶼區﹑古寧頭區﹑馬山區等五個區域,是第一個在台灣離島的國家公園。
  • 黑面風王
    方王,為鎮風將軍爺,黑面,手持金鞭,為烈嶼地區著名的鎮風避邪物。資料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 棲堂廟
    東珩位在陽翟之東原碧山靶場旁邊,棲堂廟是近代建築。該廟奉祀境主保生大帝,並主奉蘇、邱、梁、秦、蔡諸王爺及閻羅天子、太子爺等。大門聯:棲隱應天龍靈鍾東君;堂前香煙繞萬世珩璜。 
  • 黃乃甫番仔厝
    座落水頭十八支樑前排的大九架番仔厝,建於1935年,是黃乃甫先生於印尼經商致富後返鄉所築,中西合璧的建物,山頭上高懸"紫雲衍派",立面栩栩如生的泥塑與色澤優雅的彩釉面磚,令人流連忘返;屋前寬敞的綠庭、老榕與溪畔的鄉村景致,更是金門古厝中少有的風光。
  • 棲隱堂
    西園素有「七宮五祖厝」之諺,因為早期有七個村社分布,並有金、葉、莊、張等姓氏,黃姓係後來入居者,今九成以上是黃姓,金、張早已外遷。在現存的寺廟中,棲隱堂是唯一的木石結構建築,因位在該村偏西部分,故習稱「西宮」,最晚約建於清末,奉保生大帝為境主。 
  • 孚濟廟
    主祀神佛: 陳淵孚濟廟又稱恩主公廟,位在瓊林村西郊外,始建於南宋末期,明代毀於倭寇之亂後,遲遲無法重修,至民國八十四年才在原址重建,原廟所留的部分石柱石墩至今還在,重建後的孚濟廟,主體規模與保護廟或有過之。孚濟廟重建後,瓊林三座寺廟建築主奉之神:關聖帝君、保生大帝、恩主聖侯,正是金門全島擁有最多寺廟
  • 水頭碼頭
      水頭碼頭以前是個漁港,並負責大小金門的船運,2002年7月以後,水頭碼頭旅客服務中心建成,開始接手小三通服務,成為金門目前最繁忙的客運碼頭。 
  • 吳秀才厝
    為清末秀才吳文長的故居,古厝為二進左右雙護龍的三落大合院,門埕有院牆環護,形勢局堪稱烈嶼之首。宅第採用精緻石材與木料,並延聘一流匠師施作,正廳燕脊與護龍馬背線條生動協調,屋內布局流暢富變化,院落間飾以華美的雕琢與交趾陶飾,在在展示主人不俗的品味。
  • 上庫天后宮
    上庫天后宮相傳始建於明代,主祀境主天上聖母,主奉李府水仙王、張府厲王爺、廠官爺和大士爺。在民國八十五年保生大帝廟未重建之前,廟內天上聖母保生大帝同祀。在前清時期,從上庫、上林到下林一帶是大片鹽場,來自福建內地的船隻在廟前泊靠販運食鹽,運銷內地,為上庫帶來不少財富,天后宮也為因應船泊之航行而建。
  • 呂厝風獅爺
    呂厝風獅爺(86公分,石雕、蹲距)南宋末年,呂春炳避居福建晉江,後來其子移居浯島(金門),呂厝正是其子孫移居之地,故得名「呂厝」。後來呂氏族裔日繁,有遷居本島之其他村落者,也有遷往福建內地者,今福建廈門市同安區西柯鎮的呂厝,正是該族族裔移居所建的聚落,其聚落仍沿用原鄉之名,以示不忘本。金門東半島居民
  • 烈士園
    為抗日史實留下見證,西園抗日紀念碑外圍牌樓「烈士園」落成 ,當年參與「復土救鄉團」的抗日老兵黃世澤親自細說當年抗日 英勇事蹟。
  • 永嚴殿
    東店是一個老聚落,但由於時空因素改變,近期只有十多戶人家,村前的東店湖,為金門古代五大天然湖之一,今仍存在。該聚落原有一廟,惜毀於民國三十八年左右,現在的永嚴殿,係民國八十二年所建,奉太陽星君為境主,並主奉廣澤尊王、池王爺、九天玄女、金王爺、榕王爺、棟境公等。楹聯:大門聯:五色祥雲永籠德座;千里瑞彩
  • 水源宮
    水源宮位在塘頭與官澳間的大馬路旁,此地正是昔日枋港溪出海口,背海朝向村內,主奉福德正神,既是土地廟也是水尾宮。
  • 青嶼風獅爺
    青嶼風獅爺(45公分,石雕、蹲距)「青嶼」位在天摩山之陽,西、北兩面隔著高阜與官澳為鄰,東面是海,海面有一小嶼名為「草嶼」,南面是大片低平沃野,隔著這片沃野與山西為鄰,地勢自西北往東南傾斜,這片廣闊的平地,大部分是強勁東北季風將海灘的砂塵堆積而成。「青嶼」原本是一處小礁嶼(「嶼」的本意是「小島」),
  • 東崗海水浴場
    現為金門唯一開放的內灣型海水浴場,海岸地形為半面環山,半面環海,景色優美。
  • 海印寺
    海印寺古稱太武巖寺,建於宋度宗咸淳年間,己有800年歷史,堪稱金門第一名剎。寺旁龍、鳳兩閣左右夾峙,寺前有鐘樓與鼓樓,鐘樓裡一口大銅鐘重逾750公斤,據說"鐘聲可聞30里",石階下的蘸月池清澈甘冽,可惜目前鐵籠加身,蘸月奇景已不復見。
  • 古寧頭牌樓
    座古寧頭牌樓位於頂林路往環島西路的路上,在上面,有一位英勇戰士的塑像依然監守並保護著金門。
  • 三民主義萬歲牆
    具有歷史意義與時代背景的紀念地標。
  • 吳府王爺宮
    埔頭吳府王爺宮主祀的吳府王爺據說原祀於福建南澳,清朝時期適隨船外巡,經過烈嶼時有感信眾誠心,於是決定留駐庇佑鄉民,起初供於銃樓中,因屢助官兵緝賊,村民感其靈異而於民國五十七年建廟奉祀,名曰「鎮安廟」,並奉朱王爺及陪祀福德正神和註生娘娘,由於日久廟宇老舊,於是在民國八十八年倡議重修今貌,並題廟額「吳府
  • 四維隧道
     四維坑道為當地重要之軍事設施景點。此處可看到金門最早期之花崗片麻岩、後期侵入之花崗岩與二者混合產生之黑白相間的混合岩,此外,黑色之基性岩脈與淺色之偉晶岩脈亦交錯出現於岩體中,形成線條豐富之地質景觀。 
  • 李府將軍廟
    林邊與黃厝僅有一路之隔,都是洪姓居民,一般不識者都認為係同一村落。村內的李府將軍廟,始建年代雖不清楚,但推測應是百年以上的寺廟。主祀境主李府將軍和蘇王爺、廠官爺、陪祀註生娘娘及洪府侍郎等。其中的洪府侍郎究為何人,只有在黃厝和林邊有此供奉,其他寺廟很少看到,判斷可能是洪姓的祖佛。
  • 泰山廟
    田浦為明洪武二十年金門所設五處巡檢司之一,司城之設,乃建廟奉祀城隍爺,田浦城隍廟名「泰山廟」,供奉城隍公城隍娘,主祀大高爺、太子爺、大道公、六姓府、上帝公、蔡王爺、水仙禹帝、媽祖、蘇王爺等。也有人稱泰山廟係主奉東嶽大帝之廟宇,相傳東嶽宮位在北方的第九層天內,內居東嶽大帝,專司天下賞善罰惡之職,並可為
  • 玄天上帝
    前埔是一個小聚落,居民以楊姓為主,保障宮約建於民國五十年代之初,主祀玄天上帝、三代公和太子爺,由於村小人少,無力作醮謝神,僅在每年三月初三上帝公生日時,請道士誦讀經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