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黃偉墓
黃偉墓造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坐落在太武山北麓「斗門重劃區」的坡地上,位置在後水頭與斗門兩村間,因穴形如鳥張翼狀,穴稱「飛鴉落田」,氣勢頗為雄偉。前臨平疇,有斗門溪與金沙溪自二側緩緩流過,再會聚於墓前方不遠,背負太武山,以福建海岸諸峰為朝山,當時被列為金門四大風水吉地之一。
天后宮
田墩原本是一個人口眾多的村落,早年金門區劃中十七都有「陽田保」,範圍從青嶼官澳沿海岸線到陽翟,其陽田之名乃取自陽翟和田墩。當時浯洲鹽場中有田墩埕,場址就在村左側與浯坑、西園之間的海岸地帶,村內有佛祖宮、西嶽廟和媽祖宮。田墩媽祖宮原址在村後的金龜山麓,之後廟宇坍塌,乃將媽祖神像遷入村內的佛祖宮,並擴
上庫天后宮
上庫天后宮相傳始建於明代,主祀境主天上聖母,主奉李府水仙王、張府厲王爺、廠官爺和大士爺。在民國八十五年保生大帝廟未重建之前,廟內天上聖母保生大帝同祀。在前清時期,從上庫、上林到下林一帶是大片鹽場,來自福建內地的船隻在廟前泊靠販運食鹽,運銷內地,為上庫帶來不少財富,天后宮也為因應船泊之航行而建。
古寧頭戰史館廣場
在當年的戰役中,依照執槍殺敵的英勇戰士所製造出的銅像。
黃汴墓
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黃汴墓,造型宏偉,中央凸出部分有單間的浮雕牌樓,牌樓雙柱內刻著「文水黃公呂氏墓」。
會山寺
陽翟為金門最古老的聚落之一,始祖陳達為陳政第十世孫,五代梁乾化三年(913年),王審知在閩稱王時,封陳達為承事郎,鎮守同安浯洲鹽場,陳達受命後進入浯洲,在今陽翟定居,沿用陳氏潁川郡治所在地的陽翟為地名。會山寺始建於明代,陽翟開基早、人文盛,該寺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寺廟。本寺奉普庵佛祖和金王爺為境主,主祀
珩山宮
主祀神佛: 田都元帥田都元帥,戲神,亦稱田元帥、田公元帥、田府元帥、相公爺。與西秦王爺、老郎神、二郎神一樣都是音樂界、戲劇界的保護神(祖師爺)有人認為「都元帥」三字,乃代表最高階級的元帥,或是禁軍統帥,故該斷句為「田,都元帥」。另一派說法是,因為「田都元帥」生長於田地之間 ,所以斷句應該是「田都,元
四維隧道
四維坑道為當地重要之軍事設施景點。此處可看到金門最早期之花崗片麻岩、後期侵入之花崗岩與二者混合產生之黑白相間的混合岩,此外,黑色之基性岩脈與淺色之偉晶岩脈亦交錯出現於岩體中,形成線條豐富之地質景觀。
烈女廟
主祀神佛: 王仙姑
恩主聖侯廟
恩主聖侯廟是民國七十二年新建,位在該村之左側,奉祀境主恩主公,並奉蘇王爺、邱王爺、池王爺、媽祖、關帝爺和廣澤尊王,而以四月十二蘇王爺生日為建醮謝神日。
永嚴殿
東店是一個老聚落,但由於時空因素改變,近期只有十多戶人家,村前的東店湖,為金門古代五大天然湖之一,今仍存在。該聚落原有一廟,惜毀於民國三十八年左右,現在的永嚴殿,係民國八十二年所建,奉太陽星君為境主,並主奉廣澤尊王、池王爺、九天玄女、金王爺、榕王爺、棟境公等。楹聯:大門聯:五色祥雲永籠德座;千里瑞彩
李康塔洋樓
李康塔十餘歲帶著弟弟建修前往新加坡發展,初時以打零工方式維持生活所需,因做事認真被打工處所老板賞識,邀請李康塔擔任其南北貨批發公司的掌櫃。經過數年的努力下,李康塔在老板的支持下利用其積蓄開設一家名為「恆通」的公司,開始經營南北貨批發生意,在李康塔兄弟共同努力下迅速累積財富。
顯靈宮
顯靈宮位在湖井頭與雙口村外臨近出海口處,這是一座湖井頭、東坑、雙口三個村落共同擁有的寺廟,奉祀白先生。此事緣起於民國五十五年冬,湖井頭駐軍發現一具浮屍特請漁民為之掩埋,不料事後竟附人身說話,言其姓白,生前因公殉職,於是三村之民為其建廟奉祀,名曰顯靈宮。
九宮碼頭
九宮碼頭位於小金門東南隅,為大小金門間海上交通之門戶,南側之四維坑道則為當地重要之軍事設施景點。此處可看到金門最早期之花崗片麻岩、後期侵入之花崗岩與二者混合產生之黑白相間的混合岩,此外,黑色之基性岩脈與淺色之偉晶岩脈亦交錯出現於岩體中,形成線條豐富之地質景觀。
瓊林古聚落
由五個房份甲頭所組成的集村,各個甲頭無單一朝向,聚落內部仍保持明中葉以來的結構,為金門規模最大的自然村
三民主義萬歲牆
具有歷史意義與時代背景的紀念地標。
西門城
至於金門城真正西門的所在地並不在現在金門城聚落的主要道路上,它現在仍然靜默地瞭望遠處的海灣。金門城的四個城門在這十年間陸續的「重建」,第一個建好的東門是在民國85年的全國文藝季金門系列活動「高梁、酒香、金門城」的隔年完工,而西門則是在民國88年興建。西門城外有個叫「船仔頭」的地方,從前是船停靠的地方
棲堂廟
東珩位在陽翟之東原碧山靶場旁邊,棲堂廟是近代建築。該廟奉祀境主保生大帝,並主奉蘇、邱、梁、秦、蔡諸王爺及閻羅天子、太子爺等。大門聯:棲隱應天龍靈鍾東君;堂前香煙繞萬世珩璜。
葉華成故居
葉華成故居是二落六路大厝,不但是代表性的閩南式建築,整修完成後酒史館還展出了金酒發展史、金酒與文化、金酒與生活以及釀酒、蒸煮、培麴、灌裝等主題,理應是個文化內涵豐富的場館,有助於外來遊客及本地民眾瞭解歷經軍政、民政時期乃至於今日營收百億、全國知名的金酒文化
樓山寺
樓山寺習稱「東宮」,早年建在後壁山(村後的五龍山麓),今日該地尚有「廟口」地名,某次毀於七月的颱風中,清嘉慶十二年之前於現址重建。民國四年鹽兵進駐,神像遷駐棲隱堂,民國三十八年後舊廟及憩仔寺充作鹽倉,年久毀圮,到民國八十四年西園鹽場停產關閉後,遂有復建之議,後經縣議會通過預算,於九十年完成重建,自棲
泰山廟
田浦為明洪武二十年金門所設五處巡檢司之一,司城之設,乃建廟奉祀城隍爺,田浦城隍廟名「泰山廟」,供奉城隍公城隍娘,主祀大高爺、太子爺、大道公、六姓府、上帝公、蔡王爺、水仙禹帝、媽祖、蘇王爺等。也有人稱泰山廟係主奉東嶽大帝之廟宇,相傳東嶽宮位在北方的第九層天內,內居東嶽大帝,專司天下賞善罰惡之職,並可為
齊心堂
齊心堂位在西園村西北側海濱,面朝小嶝島,每天穿梭於金、嶝海域間的貨輪,還有來往於金門和石井間的客運航班,在廟前方海域來來往往。堂左有「西園抗日紀念碑」一座,紀念西園鹽場抗日事件中在此犧牲的烈士,寺內所主奉的,是原奉於棲隱堂內的太子爺神像。
東崗海水浴場
現為金門唯一開放的內灣型海水浴場,海岸地形為半面環山,半面環海,景色優美。
|«
««
«
21
22
23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