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西華堂
    佛教建築中有寺、庵、堂等名稱;堂指的是齋堂,也就是信奉齋教的佛堂,俗稱菜堂。齋教本是佛教信仰的一支,源於臨濟宗;以不削髮、不出家、在家吃齋頌經為主。台南的齋教分為龍華、金幢、先天等三派。西元1656年,直隸永平府順聖縣人王佐塘,道號太虛,又號普明,脫離龍華派,創立金幢派。其後,門人又分金幢為蔡文舉支
  • 菜寮老君祠
    祖靈稱謂:太祖、太祖老君歸屬族群:新港社祭日:農曆六月十六日,現與廟內所有神尊統一集中於三月十四日舉行。祭典儀式:農曆初一、十五換水。有漢族神祇。祭品:純傳統。交通狀況:由台南走玉南公路(台二十線省道)往左鎮,在未到達左鎮化石館前,左手邊有一棟非常顯目,面對公路的豪華廟宇,它就是「老君祠」。( 資料
  • 原新化街役場
    新化街役場是新化鎮公所的前身,興建於昭和9年(西元1934年),是新化老鎮歷史軸線的開端,也是彰化以南僅存的街役場建築。新化街役場係仿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戲院的建築形式,空間配置一線展開,形制保存得十分完整。其主體是鋼筋混凝土的建物,屋面為木桁架覆瓦,屋身以洗石子裝飾,搭配窯燒十三溝面磚,與台灣大學校舍
  • 蓮潭
    蓮潭位於台南市白河區的北端,為白河蓮花的原產地。北臨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相望。面積三‧六二○平方公里,人口數有一千二百人。白河地區的蓮花,最早發跡之處,在蓮潭、廣安一帶。而蓮潭之蓮產規模甚大,尤以四十九欉東北及蓮潭田洋,蓮田阡陌縱橫,蔚為奇觀。而閒雜土丘的平原,多沼澤、埤塘及黏性的土壤,是蓮花生長的
  • 小南天
    台南最早土地公廟─蕃薯崎小南天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衡聖帝‧黑虎將軍招財童子‧進寶童子祭祀:福德正神二月初二日文衡聖帝五月十三日誕辰,廟方有做戲慶祝神明誕辰,並備有平安宴,竭誠歡迎十方大德屆時前往小南天福德祠參拜保平安。
  • 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是因為新美街166號的開基武廟稱為小關帝廟,就規模上對應而得名的。 祀典武廟主祀武聖關公,是臺灣民間信仰最為廣泛的神明。在靈魂崇拜中,祂是聖哲英烈的一部分;在道教信仰中,屬於天界行政組織中的中央行政神。因而在信仰上祂幾乎是地跨四界:是商業之神;是結義之神;是勇武之神;也是伏魔
  • 觀夕平台
    陽光下的飛揚沙,粒無所遁形,有綠葉盤根糾錯,有精緻貝殼相間腳下,浪冰涼得很舒服,陽光灑在眼前海面一望無際,解壓非常。
  • 楊逵文學紀念館
    楊逵生於大目降,10歲在新化公學校就讀時,親眼目睹噍吧哖事件,因而產生抗日意識,17歲考上第1屆台南一中,18歲休學赴日。「送報伕」是楊逵的處女作,也是獲得國際文學獎的第1位台灣文學家,因從事抗日活動,他與妻子葉陶新婚之夜,在牢中度過,二二八事件後,楊逵又因發表「和平宣言」呼籲釋放政治犯,被監禁在緣
  • 鹽行天后宮
    天上聖母在民間又稱媽祖亦尊為天后,而鹽行天后宮,在鹽行,祀天后。明鄭時,陳永華迎媽祖神像,奉祀於陳氏花園內。及明鄭覆沒,永華後昆遣返內地。媽祖神像依舊祀於花園。乾隆初,園廢為檨林,里人建新廟於鹽行大船港岸邊,為武定里公廟。道光以後,台江浮覆,鹽行等地景氣大衰,未能隨時整修,又逢同治元年的大地震,遂於
  • 札哈木會館
    400年前,府城安平曾是原住民鄒族人活動範圍,鄒族語古稱府城為「札哈木」,91年2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宣佈台南市每年二月最後一個週日為「府城鄒族日」,本府為促進族群和諧,特於92年完成設置「札哈木原住民公園」與「原住民文化會館」,其除提供原住民聚會活動與展示空間外,更可藉之凝聚都市原住民之情感,園
  • 五條港文化園區
    清領中期之後,這片海埔新土地,五條運河「五條港」宛如五條經濟命脈,像手掌五指橫亙在台南西城外,掌握著府城商業的蓬勃榮興。 五條港文化園區範圍大約劃分是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南至中正路左右,原是台江陸化所產生的河道,而五條港舊河道為分別為安海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新港墘港等五條河道。
  • 成大榕園
    成大榕園中最醒目的大榕樹,為成功大學的重要地標,乃1923年日本裕仁太子(即昭和天皇)巡視台灣時手植。  
  • 兌悅門
    門高約四公尺,厚三公尺。城門洞寬三公尺,上做半圓拱形,用紅磚砌築。圓拱上方有石刻橫額一方,落款為「"道光拾陸年元月建」,題[兌悅門]三字。圓拱內留高出挑的門臼石,供安門扇,並有插關孔槽,以便閉鎖門扇。門洞上方的樓板以花崗石條舖造。門座內側有踏階,供登域之用。由於年久失修,壁面根莖攀爬。 日治及二戰後
  • 隆本西公廨
    祖靈稱謂:阿立祖、太祖歸屬族群:麻豆社祭日:農曆九月二十七日祭典儀式:生日、牽曲、花圈、插青、向頭、旭姨、燒紙錢、燒香。祭品:除祭壇上的檳榔外,似乎已漢化。交通狀況:由台南走「省道1號」,過陸橋後,隨即進入隆田,轉向隆田火車站,右邊的第一條街道為「興隆路」,請轉入並直行,約九百公尺,就看到「西公廨」
  • 柳營聖方濟堂
    柳營聖方濟堂位在台南的柳營, 坐落在車水馬龍的柳營路旁。於1962年由方濟會所設立,由受派到柳營傳教的董玉文神父為第一任神父。柳營聖方濟堂雖然沒有雄偉與華美的外表,然而堂內的壁畫卻有濃郁的藝術性展現。(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佳里聖教會
    「佳里聖教會」位在台南市的佳里區,於1993年創設,教堂現址則於2001年所購兩棟房屋所改建。(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玉井教會
    玉井教會創設於1903年,此教會的發展過程頗為曲折。在西元1915年的?吧哖事件,曾讓許多信徒遇難,聚會所當時之負責傳教師遇害身亡,牛稠仔聚會所從此解散。同年母會頭社教會,在玉井村市場附近分設玉井支會,但受到?吧哖事件的陰影下,參加聚會的人數不多。雖然發展過程艱辛,但在上帝的祝福下,現今聚會人數多達
  • 木公橫山太祖公廨
    祖靈稱謂:三十六港跤太祖娘娘,太祖媽歸屬族群:新港社祭日: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六月十六日祭典儀式:燒香、燒紙錢、金爐祭品:漢埔混合(牲醴、菜飯、油飯、米糕)交通狀況:由台南走玉南公路(台二十線省道),到達台二十乙省道十字路口後,在往前約四百公尺,左邊路旁有「木岡古樹林」說明牌,公廨就在古樹林內。( 資
  • 八份姑媽宮
    主祀:仙姑娘媽(四位仙姑娘媽:鄞仙姑 何仙姑 李仙姑 紀仙姑)配祀:福德正神 註生娘娘 山西夫子 關平太子 周倉將軍 朱府將軍爺 田都元帥 中壇元帥姑媽宮供奉「鄞」、「何」、「李」、「紀」四位仙姑,在姑媽宮歷史地位中,是「台灣第一香」西港香科的發源地,即是「祖廟」。乾隆四十九年(西元一七八四年,甲辰
  • 台南名人幫故居-「烏鴉落洋」寶穴
    中國人相信如果祖居蓋在風水佳的地點可以興旺後世子孫在學甲區新頭港部落有一個傳說中的「烏鴉落洋」寶穴據說光緒年間有一個地理師,告訴居住在此部落的吳氏族人:若將住宅建在這個好風水的地點,子孫將會飛黃騰達,而且會依地理順序由一、二、三、四排,循序興旺。果然,住在第一排的吳興傳和第二排的吳乃占成為鄉紳,住在
  • 林子內教會
    林子內教會設立於1963年,在許多信仰前輩們忠心的耕耘與努力,牧養與栽培中穩定根基。1996年起我們開始學習走進社區,關懷老人、培育兒童與青少年,推展社區環境改造。期盼在社區整體環境的改善、營造與關懷中實踐信仰的真理,落實「上帝國的福音」。林子內位於南94線的終點,這是一個幽靜的小村落,是尋幽解悶者
  • 原台南廳長官邸
    台南廳長官邸,位於當時西竹圍衛,現址為台南市東區育樂街197巷2號,約建於1898年~1906年間。在日治時期為台南廳長官舍,後為內務部官長舍,二戰後曾為政府高官官邸,並派駐有便衣警衛人員,後又有為台南一中教職員宿舍,使用至四、五年前荒廢。 建築形式屬於明治時期上流住宅「和洋二館」式官舍:北棟為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