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溫陵媽廟
主祀天上聖母 (溫陵媽祖),於清康熙十六年間建廟,其中多次遷徙,至光緒三十年遷至現址。 後因年久失修,又遭盟機轟炸,經信徒建議重建,於1978年正式完工,完成三層寶殿,廟構益顯莊嚴華麗,觀瞻之富,規模之大,堪為台灣首善,參旨信眾終年絡繹不斷逾四百萬眾,已成為台灣媽祖信仰中心。
工研院南部分院
南部分院設立目標在引導民間企業運用工研院的科技資源,投入相關的研發,形成一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環境,帶動南部經濟的快速成長,院區建築頗有看頭,設有自行車道,可悠閒散步。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原稱為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是全球最主要從事蔬菜研究發展的國際農業研究機構。亞蔬中心自一九七一年成立以來,蒐集與利用全球蔬菜種原,育成與改良蔬菜品種,開發蔬菜生產與加工技術,提高蔬菜的產量與品質,並訓練農業研究及推廣人才,以協助改善開發中國家人民的營養狀況並增加農民收入。亞蔬中心
楠西觀光果園
本市楊桃產地以楠西區為主,其「密枝楊桃」聞名全台。楊桃品種很多,本地目前所栽培主要的兩類為秤錘種和二林種。楠西觀光果園依山勢而建,面積達10公頃,是由多位果農共同經營。楠西因為高溫且濕溼,非常適合楊桃生長,所以楠西觀光果園的水果清一色多是楊桃,而且是「秤錘種軟枝楊桃」,這種楊桃的特色是甜度高且果肉脆
台南市原住民文化會館
(一)台南市原住民文化會館公園: 1. 歌舞祭文化廣場:廣場設計配合隔壁安億公園,提供表演者一個大草坪空間,觀賞區採自然草坪及小木板座椅。 2. 原住民藝術景石:廣場由代表著原住民族群的十二石雕作品環繞,立在廣場的石頭刻出自己祖先的肖像,象徵原住民在此能落地生根,找回原住民的根,強調出主題公園精神。
東山教會
東山教會位於台南市東山區,創立於1955年,正值台灣教會的倍加運動時期,是由母會白河教會分設而來。(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東山農會咖啡文化館
東山區農會保有日治時代興建的米倉與碾米廠,為了保存極具時代意義的古老建築,活化地方產業,營造在地特色暨物盡其用,在農業委員會、文建會、台南市政府的輔導暨補助經費挹注下與地方鄉親的寄望與支持下,東山區農會秉著服務的心與歷史文化責任的傳承,特別進行閒置空間改造,利用農會旁檜木建造的舊倉庫,結合東山區別具
台南市政府消防局防災教育館
帶全家到台南市政府消防局防災教育館,親身體驗如何防災,可以保障你我生命安全喔!本館開放時間為周一到周五,體驗項目有: 1 消防文物展示中心(含消防歷史展示及多媒體影片播放) 2 消防設備教室 3 救災動態模擬機 4 消防小精靈劇場 5 3D直昇機救災 6 3D消防車救災 7 水滅火器體驗 8 暴風雨
林仔內教會
林仔內教會位在台南的白河,創設於一九六三年,是一間沒有圍牆的教會,也是全國第一間在教會建立社區生活館的教會。 (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水仙宮
水仙宮隱藏在水仙宮市場的裡面,喜歡逛市場的人,進去繞繞或者隨手抓個在地人問吃的,在台南小吃當屬在地必知(要是長得太兇神惡煞的記得對人家溫柔點),水仙宮屬三級古蹟,也是昔日府城七寺八廟的其中之一,主奉水仙尊王,到了這除了參拜外,不妨仔細感受歲月留下的痕跡。
關子嶺登山步道系統
關子嶺位於台灣西部山麓帶內的未變質岩區,其中的登山步道東側主要由仙祖廟為起點,分散出5條登山健行路線,即大凍山線、九龍山線、雞籠山線、福龍山線以及檳榔山線。關子嶺西側的登山健行步道則分為兩大區塊,分別為枕頭山區域與鏡壁山區域;關子嶺北側則有最適合散步的紅葉公園健行路線。來到關子嶺,可選擇一座郊山去爬
安平漁光島-沙灘玩水、觀夕陽
每到假日,漁光島周圍都有許多小吃攤販 走一小段約2分鐘即到達海灘,林蔭步道很涼,設有座椅可在此休息
呼神坑公廨
祖靈稱謂:太祖歸屬族群:大滿族祭日:農曆九月十五日祭典儀式:燒紙錢、燒香、簡易金爐。祭品:漢埔混合交通狀況:由東山區走縣道九九,往東原方向行駛,過大庄、下庄仔、科里後,就見到一大軍營,要拜訪「呼神坑公廨」就得進入軍營哩,但手續繁雜又不好找,如有需要可請教科里里之里民。(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公廨誌)
六甲教會
此地位開設教會以前,基督徒為了星期日的聚會禮拜,必須前往白河、善化或台南,來回奔波非常不便。於是決定在文化街四十二巷舉行家庭式的禮拜,此為六甲教會的前身。隨著信徒的增加,場地已容納不下,遂移租到復興街聚會。於1931年4月一日教會正式成立。 (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白河教會
白河區原稱為「店仔口」,店仔口街是早期店仔口最熱鬧的街面,也是現在白河區的行政中心,白河基督長老教會也在此地。白河基督長老教會位在福安宮的北側,創設於1887年,是由岩前教會分設而來。(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全臺吳姓大宗祠
台灣初闢,吳姓族人自大陸唐山渡海,移植拓墾。宗親定居府城(即今台南市),士農工商,各有所成;綿綿瓜瓞,薪火相傳;緬懷先祖,因立家廟祠堂。全台吳姓大宗祠主祀吳姓始祖「泰伯公」,創建年代與主事者史無明載,眾說紛云。本祠歷代皆有修葺,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重修,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再度修復,即成
興濟宮
位於舊時的鎮北坊大觀音亭右鄰,主祀保生大帝,相傳是荷鄭時期或明永曆年間所建的台南興濟宮,被認為是台灣建造最早的大道公廟。由於名稱上的不同,又叫真君廟或開山宮;不過一般都以頂大道公廟稱呼,以別於下大道公廟的良皇宮(位於台南市府前路三四十號)。 保生大帝生時以醫術高明,道德高尚見稱;羽化後,又被奉為能治
開山宮
開邑古剎─《開山宮》肇建淵源。緣起隋末唐初,史籍記載。西元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因當時琉球國(台灣古稱)三十六島,拒絕納貢,於是派遣『隋虎賁中郎將─陳稜』,率兵萬餘渡海攻台,經本宮前方舊海岸登陸府城,擄走土酉王子等九百餘人而返,因功策封為右光祿大夫,後見隋煬帝昏庸無道,遂棄官掛印潛崑崙山學道,後
東安坊園區
東安坊是府城文教的重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此起源,城隍與東獄大帝信仰更充滿神秘的民俗色彩,成功大學、長榮中學、台南神學院、...寬闊幽靜的百年校園與饒富西洋風情的教堂,串聯成台南豐厚的聞風與幽謐休閒的所在。東安坊文化園區以東至林森路,北至小東路,西至北門路三段,中山路,開山路,大同路(由北而南),南
台南市客家文化會館
為發揚客家精神並促進多元文化永續發展,市政府於92年將座落於水萍塭公園內之「水萍塭文化會館」正式規劃為「台南市客家文化會館」,於99年1月5日正式落成啟用。台南市客家文化會館在外觀及內部空間以客家意象為主題,並兼具文化、教育、休閒、藝術、研究、聯繫及社區發展等多重功能,有助於府城觀光旅遊發展。該會館
南元休閒農場天然埤塘
南元農場園區內有六個依天然埤塘規劃出來的休閒遊憩場所:天鵝湖遊艇湖泊區、水上高爾夫球泊區、釣魚湖泊區、水上動物島湖泊區、垂榕湖泊區、野鳥觀賞湖泊區等等。六個天然埤塘亦呈現完整食物鏈的生態,提供了絕佳的戶外教學場所。
後耶穌復活堂
位在柳營果毅里的果毅後耶穌復活堂,曾是方濟會神父們駐足開拓的地方。果毅後聖堂的傳教開拓始於1956年,第一位堂區主任是董玉文神父,今日之聖堂則建於1965年5月,命名為「耶穌復活堂」。(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東山鄉農會日式碾米廠
東山鄉農會碾米廠建於昭和9年,為杉木建造之日式建築,距今已超過70年。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