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總趕宮
總趕宮,原名聖公宮,位於中樓仔街海防署前。乾隆年間改稱總管宮,道光年間又訛稱總趕宮,主祀聖公爺。聖公爺,姓倪,名聖芬,民間多尊稱為倪聖公。由於生長海濱,熟諳港道,歿而為神,總管海舶,所以又稱總管爺,總管宮便是因此得名。臺灣與中國交通連繫只靠海運;聖公爺職司海舶,原為漳州人所奉,漳泉籍移民來臺,更敬祀
開基靈祐宮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府城鎮北坊赤嵌街後的開基靈祐宮,在清嘉慶二年(西元一七九七年)、道光十五年(西元一八三五年)、咸豐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都曾加以修繕。目前鑲嵌於前殿在側山牆上的碑記是日治大正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再次重修時,士紳合捐銀錢的「重修靈祐宮碑記」。昭和7年(西元1932年),日治
安平古堡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
台南景福祠
景福祠 建於西元1750年,是普濟街一代非常重要的土地公廟,也是台南唯一列入古蹟的土地公廟。過去這裡曾是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來往的商賈船隻眾多,香火鼎盛,廟內還有嘉慶年間的古匾額「萬物資生」,現今雖然已不見佛頭港的蹤跡,但保有的景福祠依然訴說著當年的興盛。
白河蓮花公園
蓮花公園佔地4公頃餘,1996年建造賞蓮亭,後依據現場作規劃,有停車場、蓮田、步道、休閒林區以及觀蓮亭等設施,是一個兼具休閒、健身、賞蓮等多功能的公園。每年6月至9月為賞蓮最佳時節。
大安生態教育農場
農埸成立於民國1998年是一個以農村生態教學為主的教育農園。總面積約8公頃,座落於嘉南平原之中心地帶。原是由一片傳統荔枝果園和草莓果園所組合而成的傳統式觀光農場,1996年轉型規劃,以植物生態為主體做為戶外教學。 整個園區提供了專業的生態教材課程,隨著四季氣候時令不同而變更其解說服務,只要團體入園,
白荷陶坊
遠離世俗塵囂的白荷陶坊,畫蓮、玩陶,彷彿置身桃花源,主人林文嶽,是在地陶藝及畫荷藝術家。 在白荷陶坊,可以欣賞林文嶽信手拈來一幅蓮花水墨或姿意捏陶,體驗陶土與雙手間的契合度,繪釉、燒陶,慢慢完成屬於自己的創作。陶坊,無拘無束,任遊客隨意漫步欣賞,沏一壺茶,靜心品茗,體驗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原台南地方法院
台南地方法院之式樣具有巴洛克風格,應用了甚多從巴洛克以來西方常見之造型語彙;在空間組織上則非對稱處理,有兩個入口,面寬甚大,有市雜之風主入口位於北面東側,門廊為古典山牆形式,由八根柱子構成,其處理方式是由兩側各有三根形成一組立於一個基座上,角柱為方桂,柱間之距甚小,中央則為獨立柱,各自立於基座上。
上茄苳埤
上茄苳埤又稱小南海,緊臨白河產蓮區,是保存完整且低密度開發的灌溉埤塘,埤岸環境林木蔭鬱,湖面波光粼粼,為白河賞蓮時節遊客必訪的景點之一。小南海本由上茄苳埤及將軍埤構成,又名永安水庫,位於白河和後壁之間,遠望一波萬頃,面積大如湖,林木茂盛,鳥類棲息。由於普陀寺位於湖的四周,紅瓦白牆的寺院,座落在青山綠
沈氏宗祠
沈氏一族祖籍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自拓墾先驅沈太江以來,家族繁衍日眾,為慎終追遠、表達孝思,沈氏後裔在乾隆46年(1781)建立沈氏宗祠;光緒末年發生地震,造成部份建築物毀損,昭和8年(西元1933年)加以重修,此為現今宗祠原貌。 沈氏宗祠屬於早期台灣傳統式建築,原有的建築被地震摧毀一部份,只剩下單進
鹽行禹帝宮
明鄭時期,鄭成功麾下大將參軍陳永華為濟民食裕國用,於現今洲仔尾之北,蔦松里之南,闢建鹽場並於鹽場西南方建茅屋,供奉楚霸王項羽為鎮殿神明,寓有明失鹿 於中原;迎三閭大夫屈原為配享,寄孤忠遯跡於海隅。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台灣歸屬清朝建制,首任知府蔣毓英將鹽田官營化,大舉招募庄民拓 墾,鹽產
水波種畜場
來到水波種畜場一定會感到詫異萬分,沒想到養豬的地方,環境也可以形塑如此優美,打破了我們一般人對養豬戶的傳統印象,在這裡沒有刻版印象裡的薰天臭氣,有的是舒服的綠茵及池塘上暈開的水上波紋。
珍寶蘭園
沿台三線往玉井方向在376.8公里處,『珍寶蘭園』一個毫不起眼的蘭園招牌,很容易一晃而過不會有特別記憶,然而就在這樣低調的行為中,卻是隱藏著一位蘭花博士,在日生活中就喜歡拈花惹草的他,卻也因為興趣使然,很快的踏上蘭界坦途。多年前成立了「蘭花旅館、醫院」、「蘭花技術諮詢中心」,為蘭友解決養蘭的疑難雜症
將軍漁港
將軍漁港原名為「中心漁港」,水域面積約466.8公頃、陸域面積約79.81公頃,漁港內有新鮮直送的漁貨直銷中心、漁貨拍賣場以及供應各式生猛海鮮料理的美味餐廳,拍賣場約於每日下午1至2點進行漁貨拍賣,當拍賣員沿著一簍簍新鮮分裝的魚、蝦、蟹、貝類前進,買魚的人就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喊價,熱鬧有趣!入口的鹽興
彌陀寺
彌陀寺位於台南市東門路,創建於明末永曆年間,清康熙五十七年重修擴建,嘉慶年間又再次整修,素有台灣古都四大古剎之稱。歷經三百餘載,至民國初年,雖曾發起修茸。但直至民國五十四年,住持圓斌法師接任時,寺宇腐蝕,早已風雨危立,滿目瘡痍。幸經諸善信發心,多方節省共襄此舉,於民國六十年始動工重建。重建後之彌陀寺
赤崁樓
赤嵌樓可說是台南中西區內最主要的古蹟建築,與安平的安平古堡是台南的兩大明星,1652年荷蘭人在此建立普羅民遮城,至此奠定了台南行政商業中心的位置,歷經300多年來幾經整修改建,始有現今的樣貌,內有海神廟、文昌閣及蓬壺書院,外圍草皮上立著國姓爺受降的雕像,總是讓國內外遊客仔細端詳,遙想著當年國姓爺的英
鹽水教會
以元宵蜂炮聞名的月津港都-鹽水,有兩所教會,一是天主教聖神堂,另一則是以「多產」聞名的鹽水基督長老教會。位在武廟路的鹽水教會,創設於1901年的2月。當時牛挑灣教會的黃烏皮長老到鹽水港街傳道,在引導當地居民信主後,一起同往「後厝仔」租屋設立福音堂。(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洗布埤
洗布埤為「六甲七村」排水的吞納之埤塘,是灌溉六甲地區重要的埤塘,面積達20公頃,傳說此埤是一個龜山穴地的中心點,無論有多大雨水,中間的土丘都不會被淹沒。洗布埤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因早年為六甲人染坊洗布的水埤,而名之。其二是,此埤中滿佈水生植物「蓮蓬草」,因而被稱為「小蓬埤」,後因台語轉音
成功大學舊文學院及大成館
日治之後,日本隨即派兵進駐台灣,在陸軍方面,由步兵第一聯隊守衛台北,第二聯隊駐紮台南,成功大學大成館及舊文學院即為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之建築,為日軍陸軍經理部營繕組設計,在日治時代建築中屬於明治末大正初時期作品,此期作品偏重式樣元素之運用 在構造上,此兩棟建築為日本陸軍方面最早實驗採行鋼筋混凝土之建築
蔦松三老爺宮
三老爺宮為蔦松庄廟,主祀三老爺即朱、曹、魏王爺,一般人都認為是清朝時百姓為避諱不直接稱呼鄭成功所採取的一種變通權宜之計。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保西里大人廟(歸仁鄉大廟村)分香奉祀而建。乾隆四十年(1775)五月十一日大震災,廟宇倒塌,境眾遂集資改建為七包三進式宮廟,為當時永康上中里、長興、武定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原稱為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是全球最主要從事蔬菜研究發展的國際農業研究機構。亞蔬中心自一九七一年成立以來,蒐集與利用全球蔬菜種原,育成與改良蔬菜品種,開發蔬菜生產與加工技術,提高蔬菜的產量與品質,並訓練農業研究及推廣人才,以協助改善開發中國家人民的營養狀況並增加農民收入。亞蔬中心
林仔內教會
林仔內教會位在台南的白河,創設於一九六三年,是一間沒有圍牆的教會,也是全國第一間在教會建立社區生活館的教會。 (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東山農會咖啡文化館
東山區農會保有日治時代興建的米倉與碾米廠,為了保存極具時代意義的古老建築,活化地方產業,營造在地特色暨物盡其用,在農業委員會、文建會、台南市政府的輔導暨補助經費挹注下與地方鄉親的寄望與支持下,東山區農會秉著服務的心與歷史文化責任的傳承,特別進行閒置空間改造,利用農會旁檜木建造的舊倉庫,結合東山區別具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