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天主聖三堂
    白河天主聖三堂位於人口密集的白河區市區,創設於1954年,聖堂現貌於1963年完浚。 (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呼神坑公廨
    祖靈稱謂:太祖歸屬族群:大滿族祭日:農曆九月十五日祭典儀式:燒紙錢、燒香、簡易金爐。祭品:漢埔混合交通狀況:由東山區走縣道九九,往東原方向行駛,過大庄、下庄仔、科里後,就見到一大軍營,要拜訪「呼神坑公廨」就得進入軍營哩,但手續繁雜又不好找,如有需要可請教科里里之里民。(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公廨誌)
  • 紅水仔太祖媽祠
    祖靈稱謂:太祖媽 歸屬族群:新港社 祭日:沒有固定的太祖忌日,依循民間三大節來祭拜。 祭典儀式:全漢化、燒紙錢、燒香、金爐 祭品:漢化 交通狀況:由新化國中大門出發,沿著南168道路順著往大坑農場前進,約行七點五公里後,左邊有往「玉皇宮」或「洪水仔農路」的指示牌,向右轉進,約行五百公尺,過了「玉皇宮
  • 觀夕平台
    陽光下的飛揚沙,粒無所遁形,有綠葉盤根糾錯,有精緻貝殼相間腳下,浪冰涼得很舒服,陽光灑在眼前海面一望無際,解壓非常。
  • 阿拉溪斜瀑群
    位於楠西區龜丹里。為曾文溪支流,沿途深潭、淺灘、斜瀑不斷,溪床全部是岩面,枯水時岩石裸露。是條精彩溯溪路線。
  • 官田慈聖宮
    官田地處山明水秀的烏山頭水庫旁,位在嘉南平原的中心點,自古以來,物產富饒,地靈人傑。此地據傳以明鄭參軍陳永華族親承佃墾殖最多,為保佑墾民,自祖居福建省同安恭迎神農大帝及中壇元帥金尊奉祀於陳姓私宅。雍正年間,陳氏望族有感於神恩浩蕩,遂與村民發起創建新廟,並以自原鄉脈傳而來「慈民愛物,聖佑無私」之「慈聖
  • 白河印度紫檀綠色隧道
    白河往後壁車站的172甲路段兩排印度紫檀,生育情形非常的好,樹冠層次分明,枝條平展,羽狀複葉,翠綠清新,葉形優美,隨著四季氣候變化有不同的景緻變換,冬天葉片都掉光,像枯枝般蕭瑟的景緻,到了春天開始萌芽,其萌芽性極強,側枝生長迅速,造成寬廣的庇蔭效果。種植印度紫檀的道路都相當優美,猶如一條綠色隧道。
  • 西羅殿
    「台南南勢街西羅殿」三百年來香火不斷,為緬懷大陸歷代先民,啟發傳統民族意識,並結合宗教典宗族,推動各項民俗活動,發揚中國傳統的忠孝倫理道德思想,不遺餘力,期盼充滿文化氣息的台南府城更是名符其實的文化古都。本殿特色之一:祭拜先人(對本廟有重大貢獻的人士)於2/21春及8/21秋祭拜。
  • 嶺腳公廨
    祖靈稱謂:太祖歸屬族群:大滿族祭日:農曆九月十五日祭典儀式:燒紙錢、燒香、金爐。祭品:漢埔混合交通狀況:由東山區走縣道九九,往東原方向行駛,過大庄、下庄仔、科里後,就見到一大軍營,過了軍營就是「嶺腳」,請注意右邊民宅有一醒目好像是土地公廟或有應公廟的建築,那即是「嶺腳公廨」。(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
  • 崇福宮
    崇福宮創建於道光29年(1849),主祀玄天上帝。同治年間的府城七寺百廟記有「佛祖港上帝爺」,當指此廟。清乾隆年間,府城西城內五條港商業鼎盛,有五大姓各據一街,及佛頭港蔡(大崙蔡、前埔蔡)、北勢街許、南勢街郭、南河港盧、新港墘黃。嘉慶21年(1816),住佛頭港街頭的前埔蔡,竟與同姓的佛頭港街尾的大
  • 蓮花產業文化資訊館
    為台灣第一座以蓮花為主題規劃的社區博物館,該館呈現白河蓮鄉地方特色及產業文化生態,長期展示蒐集之相關文物、圖案,讓人對蓮花之生態及產業能有更深層的認識。
  • 德高厝上帝廟
    德高厝,原稱竹篙厝,以地在崁頂山頂,刺竹高聳,望之竹篙聳立得名。鄭氏治台時期,本莊尚無漢人開墾,仁和里在虎頭山南有下灣,山北有大林等莊。入清之初,泉州府南安縣陳元亨率眾入墾此,稱竹篙厝,相繼入居者有泉州府同安縣陳氏,泉州府南安縣、晉江縣王氏,晉江縣劉氏、林氏,以及漳州府龍溪縣蔡氏,或直接入居,或由他
  • 東和蜂文化觀光工廠
    囊括蜂蜜、農產品、生技、食品加工OEM等多元化產品的東和蜂業,在剛起步的民國五十年代,是以種稻為主,賣蜜為輔的方式經營,最初仍是採用挨家挨戶推銷的形式,透過何氏兩兄弟的打拼,至今傳承至第三代,叔姪一同努力,逐漸為最道地的東山蜂蜜打出知名度 秉持著讓顧客享受優質產品的理想,於民國七十八年成立東和蜂業有
  • 安平漁光島-沙灘玩水、觀夕陽
    每到假日,漁光島周圍都有許多小吃攤販   走一小段約2分鐘即到達海灘,林蔭步道很涼,設有座椅可在此休息
  • 【台南景點推薦】東區景點-原台南知事官邸
    縣知事官邸的園區裡,除了主建築外,週圍附有舊時腳踏車專區提供租借、古老郵箱提供寄明信等。
  • 新港社地方文化館
    新港社地方文化館,於97 年5 月開館啟用,是一座結合科技與文化於一地之文化館設計,擺脫以往傳統規劃,館舍內部空間分為常設展示區及特展區,常態展示區以平埔西拉雅文化及史前考古相關史料為主,特展區邀請知名藝術家展出作品。本館除呈現足具新市地方歷史文化特色之內容外,亦藉以弘揚西拉雅平埔文化及新港社的人文
  • 白河桃花心木綠色隧道
    桃花心木屬於楝科是常綠大喬木,冬天常落葉,皮孔密佈,因木材呈桃花色澤而得名。樹冠壯碩,木材用途多,是高級樹種。喜高溫、耐旱,日照需充足。冬季到早春有半落葉現象。初春落葉後迅即萌換新葉,葉片翠綠盎然。桃花心木樹碧綠清秀,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由白河玉豐往蓮花公園即可看見兩排筆直,樹型高挺的大樹,好像衛
  • 頭社教會
    頭社教會位於台南的大內區,創立於一八七○年六月,是台南縣著名的平埔教會之一,對基督之信仰根深蒂固,就算遷居他鄉,也不會因環境的改變而流離失散,背離信仰。 (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黑橋牌香腸博物館
    1957年,黑橋牌食品創辦人陳文輝先生,在台南運河旁俗稱「烏橋」之處(現為新南橋)成立家庭式肉品工廠,即為「黑橋」品牌的起源。1973年正式登記為滋味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註冊商標『黑橋牌』,1979年自台南市富強路1000坪工廠擴大建廠至台南安平工業區之現址,面積約3000坪,為臺灣本土第一家自動化
  • 蔦松三老爺宮
    ​三老爺宮為蔦松庄廟,主祀三老爺即朱、曹、魏王爺,一般人都認為是清朝時百姓為避諱不直接稱呼鄭成功所採取的一種變通權宜之計。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保西里大人廟(歸仁鄉大廟村)分香奉祀而建。乾隆四十年(1775)五月十一日大震災,廟宇倒塌,境眾遂集資改建為七包三進式宮廟,為當時永康上中里、長興、武定
  • 六甲頂姑婆廟
    據傳廟址原為延平郡王花園,後由寧靖王接收,而姑婆祖當時亦為寧靖王收為婢女,專職管理花園,姑婆祖一生未嫁,心存仁慈,舉凡本身能力所及之事,皆樂於助人,享年七十八歲。姑婆祖歸仙後,亦秉持其生前善根不變,屢屢顯靈蔭庇本地老少婦孺等,事事平安,延福無災,因其守身未嫁,終身善行誠懇感動天,因此受玉旨敕封為「姑
  • 三老爺宮
    三老爺宮開基於清康熙初期,為明鄭遺臣所建祠宇,祀朱王爺(鄭成功)。鄭氏軍隊由禾寮港德慶溪(原三老爺宮前)登岸,曾駐軍於此,圍攻赤崁樓,致使荷蘭人投降。鄭氏克台後,為反清復明,奔走國事,積勞成疾,來台一年即告別人間。遺臣為崇仰且功德,乃塑造金身奉祀。 至康熙廿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軍水師提督施琅將軍
  • 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局安平分室
    西元1899年(日明治32年)日政府實施食鹽專賣,西元1901年(日明治34年)五月設專賣局。1919年(日大正8年)六月設立台灣製鹽株式會社獨占煎熬製鹽。日治時期,台南地區的鹽務場,共有四個,包括安平、鹽埕、安順、灣裡四區,早期是屬於台灣總督府專賣局鹽務課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