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孚佑宮仙公廟
    孚佑宮俗稱仙公廟,位於東山區南方崁頭山山麓,是全台仙公祖廟,地位崇高,風景秀麗、山勢雄偉,遠離塵囂更添仙氣,因地勢較高,佇立該宮向四周瞭望,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天氣晴朗時更可將嘉南平原夜景盡收眼底,難怪孚佑帝君呂洞賓雲遊至此,渡化眾生。孚佑宮殿氣勢宏偉,聳然醒目,階梯疊立,步步高升,參訪孚佑宮可順道
  • 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局台南出張所
    日政府於西元1901年(明治34年)設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此建物應係同年間所建,為ㄇ型紅磚建構,其左右勾轉處頂突出扇形并有三線條雕繪,與臺北專賣局建構相同。 日治時期專賣廳紅磚建築,ㄇ型紅磚建構,其左右勾轉處頂突出扇形并有三線條雕繪,與台北專賣局建構相同。門窗格局,與原台南地方法院相仿。目前保存良好,
  • 大觀音寺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西元1647年~1683年),或云更早,為本省古剎之最。主祀觀世音菩薩,時聞暮鼓晨鐘、梵唱唄讚,雖居囂鬧紅塵,也有脫俗出世感覺。亭為三開間三進,地勢較高,老榕綠蔭,尤顯境幽室雅。其居興濟宮右盼,中隔官廳而分屬佛教與道教,卻是系出同源。
  • 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清咸豐四年(西元一八五四年)建廟,傳係鄭氏祭天之地,係本市香火鼎盛之廟,每逢聖誕之時,蕭鼓喧天,香燈輻輳,至今仍沿襲而不輟。 臺南府城舊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誕辰,都要在天公埕,架設臨時的天公壇,受聖爐,供奉土地公神像,替代天公神位,露禱祭天。祭典結束後,天公壇隨即拆除,土地公歸廟,聖爐則寄
  • 新化高爾夫球場
    創建於民國65年的台南新化高爾夫球場是南台灣的老球場之一,位於台南市新化鎮,距離台南市區僅10餘公里,交通相當便利。碧草如茵的球場加上如詩如畫的優美景緻,打起高爾夫球來更覺身心舒暢。
  • 南元花園休閒農場
    這是一處非常適合一家人共同渡假的好所在,歷經20年的精心規劃,30餘公頃的園區,休閒設施有60餘項,20萬株樹木,2000多種植物,73個景點,39個生態區、6個天然湖,有梅花鹿、波爾羊、長臂猿、台灣藍鵲、八色鳥、金雞等各式動物,也有有高齡500年的茄苳神木與200年的七里香,撐竹筏,還有一整片的美
  • 茄苳湖埤
    茄苳湖位於關廟區下湖里,此地區水利開發相當早,該湖在日本時期將湖堤內遷後,湖已縮小一部分,現納入嘉南大俊供水系統內,繼續供灌溉附近農田之用。
  • 赤崁園區
    赤崁樓是早期台南舊城發展的中心。園區以赤崁樓為最大地標建築,範圍大約是新美街以東,成功路以南至民權路左右的塊區,新美街一帶正是十七世紀台南海岸線的位置,園區內赤崁樓、祀典大天后宮、祀典武廟等一級古蹟矗立,是台灣少數擁有荷蘭、明鄭建築的文化園區。園區內傳統工藝或傳統美食匯集,在此可發現知名的再發號肉粽
  • 楠西果農之家
    貫穿南台灣的台3線省道,於台南境內沿著楠西區、玉井區的路段,本來是戰備道路,近年則以大力栽種水果聞名。其中尤以楠西區的密枝里最著名,所生產的珍珠楊桃等不同品種的楊桃,優良的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果農之家佔地10多公頃,依密枝楊桃各區產地特性,精心規劃出餐飲、採果遊樂、露營休憩等區域。
  • 基督長老教會台南東門教會
    就空間型態,此教會基本上是一個小型的巴西利卡式的教堂,就造型而言,是屬於地方磚造教會,並不明顯屬於西方歷史式樣之一種,整棟建築因應室內空間中殿及通廊之分,在外貌上有中央主體及兩側部分。整座教堂原有之屋頂鋪設乃為台灣傳統的瓦片,使其看來更加有地方風格,但於今日整修後多換為金屬屋頂,另外朝南的坐向,也有
  • 仁德教會
    台南市仁德區的中正路旁,矗立著一座黃白相間的尖頂教堂,這裡就是「仁德基督長老教會」,也是仁德區基督信徒的信仰中心。仁德教會在早期被稱為「後壁厝教會」一直到它正式成為台南市東門教會的支會以後,才改以「仁德」為其教會的名稱。創設於1936年10月,聖殿今貌則為1966年重建。(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美商唻記洋行舊址
    西元一八六八年樟腦事件,又稱安平事件,英軍登陸安平,雙方簽約,廢止樟腦專賣,美商 Robert J.Hastings於光緒年間(一八七五)設立唻記洋行,經營糖、樟腦及其他雜貨,一八九五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總督府以公權力保護、支持日本企業,唻記洋行無法競爭,改開小票支店、商船會社支店。百餘年後的今日
  • 開基武廟
    開基武廟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府治的西定坊關帝港附近。因規模體制比祀典武廟小,俗稱小關帝廟。因信眾踴躍,每日來廟膜拜參祀、抽籤求神絡繹不絕,所以將廟前街道稱為抽籤巷。開基武廟創建至今,歷經多次重修,所需經費幾乎都由舖紳商家籌措,直到一九七六年,決議購買廟後土地另建新廟,並將舊廟留存,以做為歷史見證
  • 陳桂記大宗祠
    有國必有史,有族必有譜;無史則綱紀廢,無譜則源流失。族之有譜,猶水之源、木之本。公於民國十八年開始著手編輯族譜,二十一初稿完成,賡續對照戶口、整理除戶簿,二十四年謄抄總本工作完成,二十七年開始整理金門族譜,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複查工作,挨戶核對,所有憑証如神主牌、戶籍資料全部查閱,記載至為翔實,五十二
  • 大安生態農場
    台南市大安生態教育農場成立於87年是以農村生態教學為主。原是由一片傳統荔枝果園和草莓果園所組合而成的傳統式觀光農場,後轉型規劃以植物生態為主體做為戶外教學。園區提供了專業的生態教材課程,隨著四季氣候時令不同而變更其解說服務,不論是植物栽種、抓泥鰍、剝蓮子、採草莓等,適合團體及親子參與。環境區分有水生
  • 全台吳氏大宗祠
    全台吳氏大宗祠目前以正堂作為主要空間,前有庭院,大門則為精緻的洗石子之作。 正堂面寬三開間,中間門楣高懸〔記首世家〕匾,簷廊兩側牆上之石雕為歷史文物,泥塑則為近作,大堂之內中央為吳姓始祖畫像,置於精緻之神龕中,左邊陪祀保生大帝,右邊陪祀吳鳳,二者皆繪有故事彩繪,均為名師潘麗水之作,正中央樑上並懸有一
  • 台南科學園區
    台南科學園區其實不只是一個高科技的科學園區,整個園區屬低密度開發,處處遍植樹木與草皮,綠意盎然,生態豐富的滯洪池,非常獨特風格的西拉雅廣場,還有30公頃的生態保護區,南科其實就像是一座美麗的大公園。遊玩南科,滯洪池是一大重點,園區目前有3個以生態工法開發的滯洪池,湖畔常見成群飛禽覓食嬉戲,分別是道爺
  • 沈光文紀念廳
    沈光文,字文開,父祖輩曾是明朝宰相,自小飽讀詩書,明朝福王時,與史可法一起抗清,後隨魯王退守浙江,魯王兵敗,他隱居普陀山為僧,明鄭時期,鄭成功禮聘沈光文。鄭經嗣位,沈光文作賦諷刺政權,惹出殺身之危,遂逃往大崗山、羅漢門等地,並在羅漢門(今內門)出家為僧,之後,流離至目加溜灣社(今善化一帶),在此宣揚
  • 龍山寺
    龍山寺的前身為明鄭時期一間供奉泉州晉江龍山寺觀音菩薩的香火袋的草厝,到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時信眾正式於東門外以硓古石興築觀音殿,並雕塑觀音像。而後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撥款重建,11年後(1789年)在士紳王拱照主導下又再次重修。在此之後直到拆遷為止,龍山寺在道光二十三年
  • 台南愛國婦人館
    日本愛國婦人會是日本戰時之主要婦女團體之一,總部設於台北,並於各州廳所在都市設有支部。南支部興建於1920年代(日大正年間)」,當時包括兩個部份,北面一棟為婦人會本館,南面一棟為宿舍,中央為一廊道相連。二戰後,各地之愛國婦人會均移交紅十字會,然而由於紅十字會並不需要太大之空間,於是便將前棟出租予美國
  • 鳳凰吊橋
    竹溪過去以溪邊茂密竹為名,曾是府城十二勝景『竹溪煙雨』,也是現在台南市僅存一條未全面人工填蓋,具城市發展歷史意義的自然水文。鳳凰吊橋橫越溪上,連結寺廟與對岸的台南體育公園。
  • 北門嶼教會
    北門嶼教會創設於1959年九月。最初,由沿海宣道部派遣梁秀德與陳金然兩位牧師初到北門嶼為此地信徒主理聚會。兩位初抵一個半月,就開辦了十七場佈道。在宣教之門打開後,沿海宣道部便議派王金河夫婦等七位為教會籌備委員。就在教會創立之際,北門區正籠罩在烏腳病的愁雲慘霧之中,救治與關懷病患成為教會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