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西拉雅部落-番仔田
    番仔田名稱取自「番仔耕種的田地」之意,原為麻豆社民移墾闢田之地,現稱隆本里。信奉祖靈阿立祖,在祭典前搭設的臨時竹屋公廨,原來的三間式大公廨改建為漢人廟宇型式的「復興宮」,目前族人正在積極籌畫建造新的公廨。
  •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成立於1996年,學風獨樹一格,力求精緻與專業,校園環境兼具視覺美感與人文氣息,教師均為藝術名家與專業學者,學生參與國內外競賽均獲得大獎,已成為國內藝術專業教育中的優質首選之高等學府。 校園位於官田區,烏山頭水庫之西洩洪道以南,為了保持自然景觀,校園修景以自然本色為烘托為原則,除了校
  • 二寮公廨
    祖靈稱謂:太祖媽 歸屬族群:新港社 祭日: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六月十六日、年仔節仔 祭典儀式:祭日及年仔節仔當天一早就要祭拜,和民間過午時不同。 祭品:純傳統 交通狀況:台二十號省道往玉井方向,經左鎮化石館後約再行走三公里左右,轉進台二十乙省道往南化方向行駛,約八百五十公尺向右,接「南一六八」縣道,四
  • 西社西㡣殿
    本殿的公事是完全沒在收費的,依主公池府千歲聖喻:不得收得他人之錢財,本殿在安平的歷史已經200多年了,相傳乾隆三年(1738年)安平王城西社居民當時在祈求出海平安,而商議建廟的事情時,經池府千歲化身為道士指點當地居民為池府千歲建廟,此議為居民所接受,數日後居民煩惱著木材不夠的問題,恰巧多日狂風大雨自
  • 新港東教會
    新港東教會位於台南的後壁,是鹽水教會在設教五十週年時,為了響應總會的倍加運動(P.K.U),於1957年所設立。在更早的1981年,牛挑灣教會的黃烏皮長老受派前往鹽水傳教時,就曾抵達新港東展開佈道。當時有居民葉欽等七人信主;兩、三年後,又有曾愁等五人信主,這些人被稱為「新港東初代十二使」。當時「保正
  • 歸仁文化中心
    2010年12月25日台南縣市合併,原「台南縣政府南區服務中心」正式裁撤,更名為「台南市歸仁文化中心」,2013年1月1日因應市府文化局組織內部調整,台南文化中心、歸仁文化中心及新化演藝廳一併納入市府文化局永華文化中心管理科統籌管理。 歸仁文化中心空間使用上,包括演藝廳、畫廊、會議廳、囡仔館、辦公室
  • 歸仁桃花心木綠色隧道
    高鐵台南特區2000年03月動土開工,正式進入興建階段,於本特區開闢歸仁一路~歸仁十八路、高發一~三路及高鐵一~十二路等連絡道路工程,並廣植路樹(如桃花心木、小葉欖仁、木棉花),如今已綠蔭成林,其中,值得提為綠色隧道有1.歸仁一路、二路、高發三路(植桃花心木及阿勃勒);歸仁九路、十一路(植小葉欖仁)
  • 廖俊賢烏山蓮霧
    在台南南化地區生產的龍眼、芒果是廣為大眾所熟西的水果,而種植蓮霧算是少數中的少數,廖俊賢表示:烏山蓮霧外型有如屏東黑鑽石般大,吃起來卻帶點黑珍珠與甘蔗的香甜,唯口感特別清脆多汁,其好滋味曾讓總統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說『讚』!
  • 安平鄉土文化館
    西門國小創立於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四月,當時稱為安平尋常小學校,安平鄉土文化館現址則為日治時代之校長宿舍。 戰後,因乏人管理而傾圮破落,幾成危屋。
  • 台南市議政史科館
    日治時期,台灣行政體制多次變更,大正9年(1920年)頒布州制,設台南州,州設州協議會,並官選協議員,為州知事諮詢機關。昭和10年(1935年),開始實施選舉制度,改協議會為州會,亦有別於協議會諮詢性質,為議決機關,州議員則官派民選各半。自昭和10年(1935年)以此作為議會建築,直至民國88年(1
  • 拔馬平埔文物館
    「拔馬」之西拉雅語譯為大祭司的土地之意,可想而知此處之土地是早先大祭司捐獻之土地。「拔馬平埔文物館」館藏約達兩百多件平埔文物,是認識西拉雅平埔文化采風的重要據點。
  • 臺灣金屬創意館
    志鋼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5年,廠址設於永康工業區,成立時資本額為兩百萬,員工人數10人,產品定位在加工精密化、產品多元少量化、製程電腦化之高附加價值板金製品之設計與開發,並自日本和德國引進一系列高科技板金加工設備及不斷學習板金最新加工技術,以全面提升金屬加工水準,增加國際競爭力。 2011年
  • 大灣凌霄寶殿武龍宮
    本宮建廟源起於日治年間,有本庄陳文龍先生服務台南州廳土木課,一日奉派至關廟庄過坑仔測量,至玄武壇時正逢五指山玉泉寺(湖北當陽)玄武上帝仙蹤駐錫,見文龍師有乩緣,遂興納乩之意。後文龍師退下公職,至同年好友亦是同庄宗親陳金烏法師壇中學習三壇法事。不久,臺南萬福庵大聖爺亦雲遊至此,見文龍師有乩命,亦欲納為
  •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位於臺灣西南沿海、占臺江西緣北線(汕)尾嶼北邊的鹿耳門嶼上。十二世紀末葉早已隨著漁民的東來而駕臨鹿耳門嶼;最遲於十七世紀初葉,棲居北線尾與鹿耳門嶼的海商漁夫已築有草廟奉祀。時廟凡三落:前殿奉祀水仙尊王中殿主祀天上聖母,後殿供奉佛祖。此即鹿耳門聖母廟之創建,其所奉祀的天上聖母一座三尊
  • 夕遊鹽樂活村
    夕遊鹽樂活村 (原:臺灣鹽樂活村) 坐落於臺灣鹽博物館後方,是以十棟寮社區為主的鹽村聚落,六排鹽工民宅磚造平房恬淡古樸,充滿著小漁村風情。鹽田復育區規劃了收曬鹽、耙鹽、踩踏龍骨水車、鹽滷泡腳池等趣味體驗,鹽田旁也搭建了舊時魚塭工寮的桶間寮,是一處乘涼歇腳和單車休息站。樂活村廣場上常見數量龐大的醃漬虱
  • 井仔腳鹽田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鄉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朝的瀨東鹽場,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近來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
  • 吳園
  • 望龍吊橋
    公園內望龍吊橋前身是日治時代興建的虎形山吊橋,現在吊橋左側還可以在叢生草木間看見過去的舊吊橋頭。吊橋周邊的景色非常幽靜,吸引許多情侶來這裡約會,所以過去也有「情人橋」的雅稱。在虎形山吊橋老舊不堪負荷後,1998 年拆除舊橋,興建「望龍吊橋」,成為公園的新地標。
  • 崁頭山登山步道
    李仔園區域:李仔園位於竹頭排與枋寮之間,地勢較高,種了不少李子,故稱之。李仔園周邊是新興的登山系統,鄰近地區除林務局與市政府在此建設周邊設施外,水土保持局在此區亦投注許多經費,興建休憩平台、涼亭與天池的景觀設施,期望建設當地成為一個富麗的農村。加以市府推展咖啡節系列活動,新增許多家可供休憩與餐飲的咖
  • 六孔碼頭
    六孔碼頭搭漁筏,暢遊潟湖樂逍遙想距離潟湖更親近些?搭觀光漁筏是近年來七股最熱門的旅遊方式,六孔碼頭是供遊客搭乘竹筏遊潟湖的小碼頭,不但可搭乘膠筏遊潟湖(適宜的潮汐時間可向船家或民宿詢問),沿途欣賞蚵棚、定置漁網、逛沙洲外,若天氣晴朗,還可欣賞潟湖落日餘暉之美,若遇上服務親切的觀光漁筏船長,船上還會烤
  • 七股鹽山
    七股鹽場經過日治時期與二戰後政府的開發經營,成為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曬鹽場,而面對鹽業式微的現實,重新精心規劃本遊憩園區,以發展觀光事業。鹽場內共有2座鹽山:主峰與北峰,主峰的鹽是鹽場停產後所留下之鹽,海拔高度20公尺,約6萬公噸;質地堅硬,表層有落塵覆蓋,已成為七股觀光地標。北峰是西澳洲的鹽,是粉碎
  • 北門東隆宮
    台南市北門區東隆宮王爺信仰文物館是地方居民的王爺信仰中心,館內除了有王船及王爺供人參拜外,還展示根據小說創作的108條好漢塑像,這些塑像經由匠師的巧手,每個人物的身形、表情、動作都生動而獨特。文物館內也收藏了有關王爺信仰的文物,並運用木雕、陶塑將一些祭儀完整呈現,使參觀的人能具體認識王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