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HMTM和明紡織文化館
    和明紡織以精緻且優質的紡織面料為基礎,順應時代趨勢,開啟以文化與服務為主的產業觀光新紀元,並結合全球化的視野與台南市的地方資源,於2014年成立「和明織品文化館 HMTM」,民眾可藉由參觀實際的生產線搭配紡織知識的相關介紹,體會一塊布的產生,是紗線間縱橫編織的結果,不但是許多人汗水的結晶,更需要時間
  • 炳翰人參王國
    何炳翰人參粉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除了總裁獨有的生產製造技術之外,採用足六年生的上等極品人參為原料的堅持,更是重要關鍵。位於中國東北部長白山區近3000公頃的廣大參田,由專人悉心照料的每一株人參,便是炳翰製藥廠最重要的原料寶藏。由於擁有充足且豐富的原料人參,近年來炳翰製藥廠除持續生產著明星商品「炳翰人
  • 鋒穎養鹿畜牧場
    於民國63年初,在現台南市佳里區創立進穎養鹿蓄牧場,,並於民國102年正式更名為「峰穎養鹿蓄牧場」,目前主要飼有台灣水鹿及台灣梅花鹿。 每年培育新生的仔鹿,積極參與國內各團體復育台灣鹿種的工作。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的山林間能和往日一般,看到這些台灣特有動物的蹤跡。
  • 臺灣金屬創意館
    志鋼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5年,廠址設於永康工業區,成立時資本額為兩百萬,員工人數10人,產品定位在加工精密化、產品多元少量化、製程電腦化之高附加價值板金製品之設計與開發,並自日本和德國引進一系列高科技板金加工設備及不斷學習板金最新加工技術,以全面提升金屬加工水準,增加國際競爭力。 2011年
  • 莊秋郎
    目前對於喝羊乳的好處,已有國內外不少學術單位,以羊乳成分和療效為題材公開發表,其中羊乳的乳鐵蛋白可殺死腸內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且被應用到抑制癌細胞的研究,包括促進淋巴腺代謝活化,使免疫功能提昇。羊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2、鈣、磷、鈉、鉀、鎂等營養素,並含有其他多種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 水雉復育區
    水雉是原台南縣的縣鳥,當1998年高鐵計畫通過本市官田葫蘆埤時,周邊的菱角田正好為水雉重要繁殖區及渡冬區,因水雉數量越來越少,高鐵公司在鄰近土地建造人工棲地,希望吸引水雉搬家,「高鐵水雉保育計畫」為國內之創舉。因為建造人工棲地,在台灣並無類似經驗參考,必須依賴長期監測與改善工程,同時藉助國外經驗共同
  • 鐵線橋通濟宮
    鐵線橋為新營最古老的聚落之一,東南兩面被急水溪環抱,廟前大埕前巷為碼頭,可供船隻停泊,是當時的交通要道,與中國有頻繁的通商航運往來,有先民從福建蒲田湄洲迎請媽祖神像為渡海的保護神,在鐵線橋上岸後,便將神像安座奉祀於此,鐵線橋通濟宮目前被列為市定古蹟,為一座磚、木所構建的廟宇,為台灣早期典型的農村庄廟
  • 歸仁桃花心木綠色隧道
    高鐵台南特區2000年03月動土開工,正式進入興建階段,於本特區開闢歸仁一路~歸仁十八路、高發一~三路及高鐵一~十二路等連絡道路工程,並廣植路樹(如桃花心木、小葉欖仁、木棉花),如今已綠蔭成林,其中,值得提為綠色隧道有1.歸仁一路、二路、高發三路(植桃花心木及阿勃勒);歸仁九路、十一路(植小葉欖仁)
  • 八角樓
    八角樓是鹽水區保留最完整的木造建築,為鹽水區地標之ㄧ,八角樓約於距今120年前建造,全棟以木材建成,建築形式古樸典雅,其建築特色顧名思義為八角造形,全棟由福州師傅完成,有3進2落,第1進在太平洋戰爭遭美軍炸毀,第2進在日治時期為擴充庭院而拆除,第3進則是現存的八角樓,有兩層樓,一樓為磚造,二樓全為木
  • 崁頭山登山步道
    李仔園區域:李仔園位於竹頭排與枋寮之間,地勢較高,種了不少李子,故稱之。李仔園周邊是新興的登山系統,鄰近地區除林務局與市政府在此建設周邊設施外,水土保持局在此區亦投注許多經費,興建休憩平台、涼亭與天池的景觀設施,期望建設當地成為一個富麗的農村。加以市府推展咖啡節系列活動,新增許多家可供休憩與餐飲的咖
  • 原日本鍾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
    建築本體坐北朝南,概呈T字形平面,一層樓高。立面由洗石子基座,表面黃色粉刷處理為主的屋身,上承木屋架,斜屋頂三部分組成。主要入口門廊由兩洗石子橢圓柱及周邊環繞以菱形圖案飾帶之水平出簷組成。主體建築南、北面以地坪表面幾何形磨石子處理之走廊為過渡銜接空間。自外部觀察應屬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等距開矩形窗,
  • 北門嶼基督教會
    在烏腳病盛行的歲月,北門嶼教堂與王金河醫師共同為病患的身體與心靈奉獻付出,教堂後面被稱為「北門小白宮」的建築更見證了當初的這段歷史。而附近的永隆溝是日治時期運鹽的主要航道,早年是繁華的渡頭,現今則是漁民賴以為生的經濟動脈,遊客可以站在橋上觀賞水上人家的美景,感受過去北門的風華。
  • 新港東教會
    新港東教會位於台南的後壁,是鹽水教會在設教五十週年時,為了響應總會的倍加運動(P.K.U),於1957年所設立。在更早的1981年,牛挑灣教會的黃烏皮長老受派前往鹽水傳教時,就曾抵達新港東展開佈道。當時有居民葉欽等七人信主;兩、三年後,又有曾愁等五人信主,這些人被稱為「新港東初代十二使」。當時「保正
  • 聖母升天堂
    位居下營區文化街的下營聖母升天堂,是由方劑會士.的苗克聖神父於1960年所開拓設立的。(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西拉雅部落-番仔田
    番仔田名稱取自「番仔耕種的田地」之意,原為麻豆社民移墾闢田之地,現稱隆本里。信奉祖靈阿立祖,在祭典前搭設的臨時竹屋公廨,原來的三間式大公廨改建為漢人廟宇型式的「復興宮」,目前族人正在積極籌畫建造新的公廨。
  • 龍山漁港
    龍山漁港三面環繞了虱目魚、蛤、蝦等的養殖漁塭,早上6點半人聲鼎沸,一艘艘竹排仔載著剛捕撈的漁貨入港,開始魚貨拍賣,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競標,購買新鮮的魚貨,亦可在此搭竹筏遊潟湖或參拜龍山宮。
  • 台南市議政史科館
    日治時期,台灣行政體制多次變更,大正9年(1920年)頒布州制,設台南州,州設州協議會,並官選協議員,為州知事諮詢機關。昭和10年(1935年),開始實施選舉制度,改協議會為州會,亦有別於協議會諮詢性質,為議決機關,州議員則官派民選各半。自昭和10年(1935年)以此作為議會建築,直至民國88年(1
  • 鹽水天主神聖堂
    擁有近三十年歷史的鹽水天主堂,是台灣最具特色的教堂之一。中國宮殿外觀讓人側目,聖經故事採用傳統中國繪畫來表現,「最後晚餐」的詮釋也全都換上中國風,餐桌上擺著中國古餐具,真讓人眼界一開呢!
  • 新化朝天宮
    「新化十八嬈」起源於一個地理風水傳說。新化舊名「大目降」,相傳古代庄社地形地貌是風水師口中的「八卦蜘蛛穴」,整個穴位的中心,是在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口(舊名「三角湧仔」)。自此十字路口向8個方向輻射岀8條交通線,含往玉井、永康、關廟、新市等4條主線,往礁坑、大灣、唪口、大坑等4條副線,形成四正方、四隅
  • 新興教會
    新營區的新興教會,會址坐落在太子宮,及聞名於全國的太子廟附近。三、四0年代,此地已有幾戶鹽水教會的會友。在終戰後,一位女信徒周蔡悅遷居台南。在民族路教會聚會的她,禁不住對故鄉迷信的親友的思念,因此經常帶領台南的教會佈道團返鄉傳福音,傳福音的事工就從鐵線橋社區展開,信徒從鐵線橋慢慢地擴展到太子宮。新的
  • 新營印度紫檀綠色隧道
    鐵線橋紫壇綠色隧道位於新營區鐵線里,同里內的通濟宮古廟係內政部核定之國家三級古蹟,通濟宮創建於清康熙年間,龍柱、彩繪、剪粘及泥塑都頗為精巧細膩,廟內並擁有不少年代久遠文物源於中國泉州,仍保存至今的兩尊白面及黑面軟身媽,更是鎮宮之寶。在鐵線橋伽藍廟與通濟宮之間,長約120公尺的鐵線老街,年代已有一百年
  • 總爺藝文中心
    總爺藝文中心係由麻豆總爺糖廠轉變而來,總爺糖廠佔地37公頃,有農地、工廠基地與辦公區,總爺藝文中心指的是辦公區,佔地8公頃,這裡綠蔭處處,老樹、綠色隧道、日式建築更是婚紗攝影常拍攝的外景地。糖廠紅樓紅白相間,甚是美麗,更具歷史價值,現已列為古蹟。總爺藝文中心建築獨特,又具歷史地位,綠意盎然,生態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