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本碑約建於1929年,為紀念當時有心人士集資購地供萬華、古亭地區窮苦人家安葬之用,興福庄與大直庄兩地,喪葬之用地約有三十餘甲規模大。此碑的興築依據碑文記載,係提供台北市民建塚使用,昭和四年在台北州允準捐金購地後,得到北市諸多鄉紳商戶(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人)捐款,並限於臺北市,並由增用市戶
大屯山系-關渡親山步道
成群候鳥飛越關渡綠色平原的姿態真是好看,從山坡上俯視這景象,不失為另一種幸福。放眼望去,淡水河依傍著觀音山、山環水抱臨向關渡平原,而繁華的臺北大都會已在遙遙遠方,整個臺北盆地盡收眼底。 所以即使從捷運站到天際線還真有點距離,但一路上距離早已不成問題,沿途回首有這般好風景,恐怕只會加緊腳步向前,因為「
大屯山系-忠義山親山步道
忠義山又叫小八里分山,石階攀登、林蔭密佈是其最大特色,慢步攀登、享受林間涼爽,是極佳的有氧運動場地。忠義山親山步道位於臺北藝術大學後山的忠義山親山步道,沿途林木密集,路徑遮陽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一條原始幽靜的步道,對怕晒的山友來說,這裡是最佳之選的路徑;只不過沿途多處石階,尤其是登頂前盡是上坡石階
臺北市孔廟
臺北市孔廟於1927年興工,座落於文風丕盛的大龍峒老街裡,在臺北市政府規劃推動的都市更新下,與大龍國小、保安宮形成「廟、學、宮」的大龍峒文化園區,具有典儀場所、儒學象徵與市定古蹟等多重意涵。 臺北市孔廟採曲阜本廟建築形式,樑柱門窗皆未刻字顯得樸實又莊嚴,其布局依序為萬仞宮牆、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位於汀洲路三段的寶藏巖聚落於100年5月27日由台北市文化局公告「寶藏巖」為本市第一處聚落。寶藏巖聚落的地景特殊性,刻畫出巷弄蜿蜒、階梯緩坡起落、沿著山城構築錯落的風貌。多元的移民族群以漸進的自立營造模式,有機演繹出與地景山勢共構的聚落特質。在既有居民環山簇居之外,活化保存的政策同時引入「藝術
照明淨寺-情人廟
照明淨寺(又稱照明寺、情人廟)座落於北投軍艦岩前之山坡上,四面環山,環境清幽,視野開闊,向前可以看到關渡平原,站在此地向前遠眺關渡平原,頓時覺得心胸開朗、心情為之輕鬆。 這裡的建築相當有特色,主廟像是尖塔型,上面一隻龍盤踞在上頭,感覺極有靈氣。照明淨寺的主神為保佑健康、婚姻、光明及財富的「四面千手觀
臺北市交通資訊中心
臺北市交通資訊中心展示本市智慧型運輸發展成果歷程與交通規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示呈現讓民眾參觀,以增進民眾瞭解本市交通控制設施及智慧型運輸發展。本中心目前主要包含十大展示區,分別為智慧型運輸系統區、歷史回顧區、交通工程區、停車資訊系統導引系統區、自行車區、交控中心控制台、大眾運輸系統區、公車候車亭區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
建物原係為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生徒便所、職員便所及小使(校工之意)、湯沸、浴室及物置室,約建於1927年前後,與大禮堂皆同有代表臺灣教育史之價值;後來小使、湯沸、浴室及物置室曾變更為琴房使用。
財團法人台北市臺灣省城隍廟
臺灣省城隍廟原為官廟,如今已成立為財團法人,是臺灣制度最健全的公廟之一。1875年,清廷將淡水廳升格臺北府,旋由陳星聚開府臺北。1881年,臺北府衙在撫台街後方,即府直街和北門街口(臺北市延平南路和漢口街間)建臺北府城隍廟。日據時期城隍廟被拆,臺灣光復後改設現址,周邊交通便捷,商業繁榮,是附近居民的
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
意在臺北
1884年臺北城竣工,時值清法戰爭,巡撫劉銘傳來臺督辦軍政,坐鎮臺北府城,籌建城內府衙學堂,鋪設鐵路、開創郵政、電訊之制,奠定臺北新興基礎;此後日人據臺,臺北城起城落,以迄光復,日漸繁榮,蔚然全臺首善之都。四座銅雕,意取劉銘傳等古今之人,規劃、俯視臺北城之發展;一座城市浮雕,翻刻臺北建城後之街道,呈
飛行計畫
飛行對於人類來說就如同親臨駕馭自由的快感,本作品的創作是以懷抱對生命的關懷與熱忱,藉由表現人對飛行的意念,傳達生存環境與人能合諧共存關係。 場域的經營如同收藏著過去物品的博物館情境。因此,未來、過去與當下觀者的想像,共同形塑並牽動觀者內心對作品產生的感動,進一步讓觀者從中尋找與自身想法較為接近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其址在清末劉銘傳主政時期即為機器局,製造機械及修理火車。日據初年才改為鐵道部用地,於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建成鐵道部大樓,臺灣光復之後,改為鐵路局。 96年5月25日指定「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八角樓男廁、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為國定古蹟,故於99年12月21日修正市定古
稻草人
稻草人守護農田的稻穀,不怕風,也不怕雨,與天上的鳥兒鬥智,鳥兒往往心存忌憚,不敢飛下來,啄食農作物。臺北市敦化南路與和平東路口的槽化島上,站著一尊以大理石製作的稻草人裝置藝術,這尊稻草人,外型像是一個立方體,佈滿了紋路,細看才會發現紋路的的疏密之間,隱藏著一個像是用稻草堆積起來的稻草人。 設計這座公
河流彎曲之處,域見繁花光穹
松山起源於河流彎曲之處所匯聚成精華薈萃之地,在自然地貌的圍繞下,開啟了豐富的文化繁景,作品藉由「域見」的空間詩意,轉換出藝術品與基地地理環境、與人的「相遇」經驗。透過數萬根管狀單元垂直錯落出高低起伏的有機挑空造型,以有如河灣水波的迴流意象,在挑高空間中流轉、擴散出多重層次與角度的視覺體驗,藉以演繹松
臺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
成立已邁入第25年的臺北愛樂管弦樂團,不論在國內外均贏得重量級的肯定,帶領他們成長卓壯的靈魂人物就是亨利梅哲先生,曾領軍臺北愛樂到世界5大音樂廳的「維也納愛樂廳」演出,寫下輝煌的歷史紀錄。梅哲總監於2002年辭世,享年84歲,為紀念亨利梅哲先生,臺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於焉成立。館內地下室為梅哲文
波麗路餐廳
本店位於本市民生西路314號,初建於1920年代,後於1934年餐廳開業後進行裝修,並於1947年由畫家顏雲連先生設計改裝。建築為呈現本土日據時期現代風格,且餐廳為本市早期人文思想及餐飲消費象徵地點,為本區僅存早期之興業餐廳,目前仍維持餐廳營業。原始店屋構造原為二進承重牆,第一進之二樓及三樓地板構造
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市定古蹟「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位於北投區新民路六十號,約興建於大正初年〈約西元一九一0年代〉。日據初期北投開始出現溫泉療養所及旅館,日本衛戍醫院亦在新北投的山谷中設立軍部所屬之療養所,建築物順著山坡等高線配置,前後數列並排。經多年演變,目前仍保存入口的一座,作為地方發展史之見證,這座木造療養所具
國立臺灣博物館
座落二二八公園對面,為自然史為主的古生物展覽館,是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勸業銀行古蹟再利用。外部為巨大羅馬柱廊的石造建築,牆面材料則為分割灰縫作法,鑄鐵窗採用滑輪與重錘省力的上下開閉,且鑄鐵窗都嵌入六角網目鐵絲網壓花處理玻璃,可藉此見證當時的營建技術與工藝水準。挑高三層樓的大廳以石膏浮雕泥塑板作為裝飾構
行天宮
行天宮是北臺灣參訪香客最多的廟宇,一天進出人數可達萬人之多。行天宮在神祇的奉祀上傾向多神,主要信奉的5個恩主為關雲長、八仙之一呂洞賓、灶神張單、道教三十代天師王善以及宋朝名將岳飛,所謂的「恩主」是鸞堂信仰的名詞,也就是「救世主」的意思。5恩主以關雲長為首,因此臺灣一般民眾亦稱關雲長為恩主公,於是也就
賴氏萬壽塔
墓塔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為地面墓室建築,墓葬區呈階梯式,前面有三壙供棺葬之用,後方有揀骨吉葬之用,墓室內兼具凶葬、吉葬,在臺灣極為少見,具稀少性及民俗文化價值。
台北青年公園
青年公園為大臺北都會區綜合性開放公園,位於本市萬華區西側,東臨國興路、西頻青年路、南靠水源路、北向青年路,面積高達24.44公頃,其用地溯源於日據時代,原為練兵場後改為機場,因位於本市南端,並與北端松山機場南北相對,而稱為南機場,民國42年台北鄉村俱樂部與國防部合作,成立台北高爾夫球俱樂部,民國63
信義公民會館
在臺北信義區的一隅,有幾棟緊緊相鄰的低矮住宅,這略顯擁擠的建築,記錄著一段舉遷來臺、屬於榮民的笑淚故事,這裡就是當年臺北市早期的眷村「四四南村」的舊址。 隨著經濟發展與生活水準不斷提升,老舊的房舍不符需求,市政府原本預計於1999年將居民遷出重建,但在文化界鼓吹之下,市府將此處規劃為信義區的文化會館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