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李春生紀念教堂
著名的大稻埕富商李春生,是因做洋行買辦起家而致富的大稻埕傳奇人物,他幫助英商經營臺灣北部茶葉產銷,成效甚佳,被稱為「臺灣茶葉之父」,是外銷臺灣茶到歐美各地的先驅者。因為他本身是基督徒、也是當地知名富商,常出面為外商與本地居民協調並解決糾紛,讓事情圓滿落幕,且為人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在民間享有極高的聲
吟松閣
位於北投區幽雅路二十一號的市定古蹟「吟松閣」,興建於一九三四年,為目前臺北附近所存的少數日本式木造旅館。其建築物及庭園造景深具日式風格之代表性。主體建築多為鋪黑瓦平房,部分為二樓,外觀極為幽靜而典雅。
臺北啤酒工廠
蝦米尚青?臺灣啤酒尚青!這是非常著名的廣告。臺灣味的臺灣啤酒製酒廠,就是臺北啤酒工廠,前身為日據時期「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創建於西元1919年(日據大正8年),為日據時代臺灣唯一的啤酒製造廠,與日本北海道札幌啤酒廠齊名。 臺灣光復後,由臺灣省專賣局接收,專賣局在兩年後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啤酒廠改名
勸業銀行舊廈
臺灣較早的銀行為臺灣銀行,直到一九三0年代配合當時殖民政策,陸續有其他銀行出現,日本勸業銀行分別在臺北與臺南建造行舍,且其建築風格頗為相近,皆採用厚重的西洋樣式,但有趣的是不採希臘與羅馬樣式,反而從古埃及或中美洲古馬雅方面尋求形式的泉源。臺北勸業銀行建於昭和八年〈西元一九三三年〉,由銀行的建築課設計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華江橋附近的廣大沙洲濕地一直是許多候鳥的棲息地,每年9月至次年4月,都會有數以千計的雁鴨科與鷸行鳥科等鳥類來造訪。考量環境的保育與維護,根據生態資源特性,及不影響動植物棲息情況下,將本公園規劃成核心區、緩衝區與永續利用區等三區。核心區為主要的濕地復育區,主要進行鳥類棲地的復育與維護,故不對外開放,在
袖珍博物館
「不是你變大了,而是在這裡世界都變小了。」在林文仁、林楊錦梅夫婦創辦的袖珍博物館,不僅將興趣融入生活,也將這個充滿驚喜、細膩的小小世界搬回國內,賦予每位參觀者都能擁有美夢幸福的感受。在館內,可以看到林文仁夫婦走訪各國蒐集的珍貴收藏、欣賞歐美各國袖珍藝術家的作品。 目前館藏品已高達200餘件,其中包括
延平河濱公園
延平河濱公園保留了臺北人早年的生活記憶,朝著淡水河口方向前進,路途中可遊遍整個大稻埕地區的文化古蹟景點,像是迪化街、霞海城隍廟、臺北孔廟、大龍峒保安宮等,有助於民眾尋回老臺北的記憶。在起點大稻埕碼頭也有許多遊憩設施,包括藍色公路乘船碼頭、咖啡廣場、唐山帆船。假日時租台自行車,聽風賞景,同時在露天咖啡
陳悅記祖宅
陳悅記祖宅為臺北名儒陳維英之家宅,它是大龍峒地區清代文風鼎盛的象徵。陳維英於清咸豐九年(1859)考中舉人,一生致力於振興文教,使大龍峒名士輩出,有「五步一秀,十步一舉」的美譽。曾任閩縣教喻,艋舺學海書院和宜蘭仰山書院院長,地方人士尊為「老師」,稱其宅為「老師府」。原建築創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
台北探索館
身為臺北人,你知道臺北事嗎?歡迎來到台北探索館,瞭解臺北的大小事。台北探索館有4個樓層,1樓為臺北印象廳,以圖文、影像呈現臺北印象;2樓為特展廳,常舉辦相關展覽;3樓為城市探索廳,可看到臺北街道如凱達格蘭大道、中山北路、敦化南北路、忠孝東路等,和西門町、信義區的變遷史;4樓為時空對話廳,有互動裝置,
士林公有市場
士林公有市場位於慈誠宮之前,在清代士林建街時,慈誠宮位於市街中心,其前廟埕即為熱鬧的市集。
梅庭
梅庭建於1930年代末,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建物格式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地下室之RC防空避難室屬太平洋戰爭初期之形式,庭院外牆係以城垛型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入門口柱上並刻有于右任先生其手書之「梅庭」題字。 「梅庭」為一
台北西門町商圈
小香港(片倉通) 真正「巷子內」的年輕人,一定知道小香港,成都路27巷,彎彎曲曲的小道,是清朝時期留下來的街道,雖是窄小巷弄,機能健全,舉凡旅店、餐館、小吃、服飾……等,應有盡有。
新芳春茶行
1.本建物係臺灣和大陸移民連接的平台,族群以安溪人為主,當時建築提供茶製作人員的聚集和活動場所。目前建築空間仍留存製茶的器材及外銷南洋,以包種茶為大宗的相關樣本,足以見證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臺北作為茶貿易港口之產業歷史,並具有廣泛的歷史、文化、商業史價值。2.本建物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
峰圃茶莊
峰圃茶莊於光復後(民國34年後)從太平町(大稻埕)江山樓食堂(今歸綏街)搬來重慶南路一段35號,為臺北市著名之茶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立面裝飾材料以磚及水泥為主,柱子尚有精美的石雕紋路,窗楣線與窗台線中間有以洗石子為主要材料的橫帶型水泥裝飾為特色,設計為一樓店鋪裝置招牌使用,另一特色為開口成長條形窗
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
原名「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2015年1月1日起博物館正式更名為「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藏十分豐富,除了收藏臺灣的偶戲外,也有來自不同國度、不同風味的戲偶,共珍藏了5000多件偶戲珍品,偶戲館共有4層樓、約200坪的使用空間,內有雕刻工坊、DIY教室、偶戲特展室、精品典藏空間,以及適合各類專業演出
鳥籠外的花園
位於敦化南路與安和路口之中央分隔島上的鳥籠外的花園,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作品。一棵健康的樹,被關在一個籠子裡,反而是鳥,因為籠子的格子非常巨大,卻可以自由地出入。 作者徐秀美女士畢業於美國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在臺灣從事視覺藝術、插畫等著作,這件作品以不鏽鋼管和玻璃纖維製成,創作理念是身為臺北人會喜歡敦化
紀州庵
紀州為日本幕府時期紀伊國別稱,現位於日本和歌山縣與三重縣之交,本料理亭應為當地人士來台所開設。紀州庵本店位於當時的艋舺,此日式建物應為「紀州庵支店」。在川端町時期本區的商業型態以「料理」與「花植木」為主,料理屋除紀州庵外,尚有川屋敷、新茶屋、清涼亭、有馬屋支店、樂水、清月、潯陽亭等店。本店為已知八間
臺北國際藝術村
昔日曾為市府養工處,也曾短期作為臺北捷運公司辦公室,2001年10月起臺北文化局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參考紐約、巴黎、倫敦等國際都會的藝術村,將之重新規劃為臺灣第一座國際藝術村。臺北國際藝術村以臺北作為創意文化的環境,積極拓展和國際各城市之間藝術家交換計畫, 提供一般民眾與不同創作領域的藝術工作者
艋舺洪氏祖厝
興建於清代,為昔日雙園區三大厝之一(另顏厝與黃厝已改建),建築形式保留相當完整:合院式、磚牆、燕尾屋瓦,作工細膩,呈現出洪姓族人早期是地方上耕讀世家的歷史。建築為三進帶單邊護龍的格局,建材多樣,包括泉州白石、福杉及當地所產觀音山石、唭哩岸石,木雕精美,工法講究,甚具特色。室內文物如供桌、古井,具保存
一號糧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北區分署於民國35年3月4日奉准接管、登記日期為40年6月4日,主要建材為磚造,原作為存放稻米之統制倉庫。另建物旁壹棟未登記建物(八德路2段346巷3弄4號),原提供做為員工宿舍使用。˙經二次大戰空襲,建物外牆上留有炮彈孔洞
女武神,時間廊
在市民大道與敦化北路西側的中央分隔島上,佇立著「女武神,時間廊」這件公共藝術作品。神聖的女武神威風的騎在馬上,有7尺的高大身軀,但是旁邊卻是一個鐵籠子,上面寫著時間廊。感覺有著強烈的對比,所謂的時間廊,強調「時間差」,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皆存在記憶的時間差。萬物皆無法脫離時間的規範,但時間廊的存在,有
青田街9巷4號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濟南教會
濟南教會是英國的仿「哥德式」風格,歐洲教堂的風采極為濃厚,尤其是窗戶部份,有大型窗及石窗的裝飾,並多種形式,像是大門上的大型玻璃拼貼尖拱窗及兩側的雙尖拱窗、三尖拱窗,均運用石塊做出邊框裝飾;另外運用石材做出有現代百葉窗效果的羽板窗,除了能有遮光通風外,外觀也別具風味。大門是以拱圈作為裝飾,強化了整體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