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延平河濱公園
延平河濱公園保留了臺北人早年的生活記憶,朝著淡水河口方向前進,路途中可遊遍整個大稻埕地區的文化古蹟景點,像是迪化街、霞海城隍廟、臺北孔廟、大龍峒保安宮等,有助於民眾尋回老臺北的記憶。在起點大稻埕碼頭也有許多遊憩設施,包括藍色公路乘船碼頭、咖啡廣場、唐山帆船。假日時租台自行車,聽風賞景,同時在露天咖啡
艋舺洪氏祖厝
興建於清代,為昔日雙園區三大厝之一(另顏厝與黃厝已改建),建築形式保留相當完整:合院式、磚牆、燕尾屋瓦,作工細膩,呈現出洪姓族人早期是地方上耕讀世家的歷史。建築為三進帶單邊護龍的格局,建材多樣,包括泉州白石、福杉及當地所產觀音山石、唭哩岸石,木雕精美,工法講究,甚具特色。室內文物如供桌、古井,具保存
李春生紀念教堂
著名的大稻埕富商李春生,是因做洋行買辦起家而致富的大稻埕傳奇人物,他幫助英商經營臺灣北部茶葉產銷,成效甚佳,被稱為「臺灣茶葉之父」,是外銷臺灣茶到歐美各地的先驅者。因為他本身是基督徒、也是當地知名富商,常出面為外商與本地居民協調並解決糾紛,讓事情圓滿落幕,且為人樂善好施、熱心公益,在民間享有極高的聲
樹河
走出捷運南港線的忠孝敦化站,映入眼簾的,是由巨大的不鏽鋼板、花崗石組合而成的公共藝術作品「樹河」,矗立在人行島上。到了夜裡,柔和的LCD燈光照射其上,則又另有一番氣氛。 「樹河」是由陳健、 蔡淑瑩所共同創作的作品。樹、岩石、水,原本是多山的臺北盆地最原始的景物,但曾幾何時,臺北四面環山的風貌,都已被
張羣故居
本建物曾為前行政院院長、前總統府秘書長張羣先生之寓所,設計者為設計國父紀念館、外交部辦公大樓等作品之國內建築師王大閎。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為1950-60年代駐台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社交活動空間,也是有排斥性的公共空間,表現了冷戰時期的歷史意義,曾做為太平洋聯誼社使用。
清代機器局遺構
機器局的興建是清廷「以夷制夷」的具體表現,並希望以兵工業的自製能力與西方抗衡,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因台灣孤懸海外、軍事建設不足、調度緩慢,及提昇個人地位、培植近代化技術人才等原因,積極設立台北機器局,這是第一個遠離中國內地的機器局,也是台灣建省後第一年的軍事建設之一。機器局在台灣是一個官方從未嘗試過的
青田街9巷4號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梅庭
梅庭建於1930年代末,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建物格式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地下室之RC防空避難室屬太平洋戰爭初期之形式,庭院外牆係以城垛型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入門口柱上並刻有于右任先生其手書之「梅庭」題字。 「梅庭」為一
台北西門町商圈
小香港(片倉通) 真正「巷子內」的年輕人,一定知道小香港,成都路27巷,彎彎曲曲的小道,是清朝時期留下來的街道,雖是窄小巷弄,機能健全,舉凡旅店、餐館、小吃、服飾……等,應有盡有。
紀州庵
紀州為日本幕府時期紀伊國別稱,現位於日本和歌山縣與三重縣之交,本料理亭應為當地人士來台所開設。紀州庵本店位於當時的艋舺,此日式建物應為「紀州庵支店」。在川端町時期本區的商業型態以「料理」與「花植木」為主,料理屋除紀州庵外,尚有川屋敷、新茶屋、清涼亭、有馬屋支店、樂水、清月、潯陽亭等店。本店為已知八間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臺北市政府前於89年7月14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故居」為直轄市定古蹟,後經內政部於94年5月25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為國定古蹟,古蹟範圍為福林路60號,古蹟本體為官舍、招待所、凱歌堂、慈雲亭共計4處。
臺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
成立已邁入第25年的臺北愛樂管弦樂團,不論在國內外均贏得重量級的肯定,帶領他們成長卓壯的靈魂人物就是亨利梅哲先生,曾領軍臺北愛樂到世界5大音樂廳的「維也納愛樂廳」演出,寫下輝煌的歷史紀錄。梅哲總監於2002年辭世,享年84歲,為紀念亨利梅哲先生,臺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於焉成立。館內地下室為梅哲文
美堤碼頭
位於基隆河16號水門外、美堤疏散門前方的美堤碼頭,是藍色公路水運網絡的港口之一,格局與大佳碼頭相似,目前主要是讓藍色公路航線營業用交通船停靠。美堤碼頭延伸了藍色公路航線至內湖地區,讓基隆河從點而線成為一條與美麗華商圈相結合的水上旅遊帶,附近有故宮、忠烈祠、摩天輪等景點,也有內湖科學園區週邊各大購物中
臺北國際藝術村
昔日曾為市府養工處,也曾短期作為臺北捷運公司辦公室,2001年10月起臺北文化局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參考紐約、巴黎、倫敦等國際都會的藝術村,將之重新規劃為臺灣第一座國際藝術村。臺北國際藝術村以臺北作為創意文化的環境,積極拓展和國際各城市之間藝術家交換計畫, 提供一般民眾與不同創作領域的藝術工作者
青雲閣
大安樹
大安樹以木棉與小葉欖仁為枝、幹體裁,利用小葉欖仁的水平側枝特性以半反射鏡營造另一度空間的森林,鏡面會隨著四季樹容反映不同的風貌。而夜晚燈光亮起,如同黑幕樹叢中的燈塔,為捷運列車指引方向。
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
原名「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2015年1月1日起博物館正式更名為「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藏十分豐富,除了收藏臺灣的偶戲外,也有來自不同國度、不同風味的戲偶,共珍藏了5000多件偶戲珍品,偶戲館共有4層樓、約200坪的使用空間,內有雕刻工坊、DIY教室、偶戲特展室、精品典藏空間,以及適合各類專業演出
社子島環島與二重疏洪道自行車道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之交匯處,地質為沙洲型態,該地區處處可見稻田橫亙,菜園綠茵,展現老農村民風純樸的美麗景緻。該地區利用堤頂建設自行車道,吸引許多自行車愛好者前往,社子島沙洲沙尾可以看見基隆和與淡水河交匯波濤澎湃的景象,每當夕陽西下,金黃色落日餘暉揮灑在河面上閃閃動人,遠眺大屯山及觀音山綿延天邊
成功高中 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
臺北市立成功高中「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歷經多年籌備始於西元1971年1月1日開幕,西元2009年完成新館搬遷嶄新落成,更名為「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 本館特色: 1.以昆蟲為主體的常設設備而言,本館展示面積、標本、相關文物之種類、數量、項目是全世界第一。 2.有極為豐富的收藏上稀有珍貴標本以
圓山坑道
「圓山坑道」係中央政府因應二次戰後戰備、軍事、防空與避難之需,挖鑿圓山北側山麓岩石興建而成,長度約115 公尺,施作工法細膩精緻。建築內襯為鋼筋及混凝土灌注,呈圓拱形與馬蹄形之樣式,結構堅固,可抗拒爆震。坑道內部留存許多早期戰備構件,如:雙層防爆門、PASS BOX(傳遞箱)、排水溝、吊床掛勾等,具
前美國大使官邸
臺灣的外國領事館始於清末,當時在臺北、淡水、安平及打狗有英國及德國所設之領事館。日據時期,美國在臺北敕使街道(即今中山北路)設立一座領事館,這座有如白宮的洋樓一直延用至戰後,為臺灣與美國關係之歷史見證物,目前仍屹立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十八號,即目前我們所稱的三級古蹟「前美國駐臺北領事館」。這座外觀為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此古蹟為目前臺北市僅有出土之最大的防空蓄水池,位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交口之圓環位置,極具歷史價值,在1920年代,小販開始聚集於此,商業興盛。到了1943年,美軍轟炸臺灣,圓環攤販的商業行為也開始被政府禁止,並在圓環中央開挖防空蓄水池,以供空襲發生火災時汲水滅火。二次大戰後,圓環才逐漸恢復昔時盛景,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