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艋舺地藏庵
三級古蹟「艋舺地藏庵」,又稱地藏王廟,從祀府城隍及田都元帥。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原為日治時期臺北市簡易宿泊所、內部空間旋兼作職業紹介所之用,俟1930年公設質舖遷入合署,為本市社會福利服務發展之歷史見證。光復後曾為本市衛生院、性病防治所,現作為社會局身心障礙福利會館使用。建築設計仿歐風樣式,左右對稱,兩翼設有突出高塔,屋頂上開圓洞窗,並有橫帶裝飾,整體設計饒富趣味。屋頂原是半圓
家畫廊
家畫廊成立於1990年,位於大同大學附近,王賜勇本以「輝煌時代」之名在東區辦畫廊,後將畫廊遷至中山北路(現址),改名為「家畫廊」,有家的溫馨感覺。這兒收藏甚豐,主要收藏畫家有潘玉良、常玉、余承堯、朱沅芷、林壽宇、葉子奇、顧何忠、李加兆,也收藏其他藝術家如邱秉恆、劉海粟、朱屺瞻、沈耀初等等的作品,希望
聖家堂
新生南路素有「天堂之路」的稱號,因為許多宗教的聖堂、寺廟、佛堂及禮拜所都聚集在此,從南到北計有懷恩堂、真理堂、清真寺、聖家堂、臺北教會、衛理堂等,不同宗教都在同一條新生南路上,而不同的宗教有其不同的特色,值得人們前去拜訪。 聖家堂位於大安森林公園對面,鳥瞰呈十字架型,夜晚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淡淡的白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穿梭在臺北市萬華區的老舊巷弄中,有一處名為「剝皮寮」的老街區,這裡依然延續著百餘年前清代街道的風貌,紅色的磚牆、拱型的騎樓、雕花的窗櫺,呈現典雅樸實之美。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龍山寺旁,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擁有獨特之歷史
臺北戲棚
臺北戲棚優質劇場是一個會令您大開眼界之文化中心!【臺北戲棚】的表演者們,讓您在短短一至一個半鐘頭內,欣賞精彩展演,輕鬆領略臺灣百年來的藝術風華,演出節目有臺灣傳統戲劇,例如掌中戲、傀儡戲、京劇等等,還有雜技及醒獅等民俗技藝。此外這些表演者們總是於演出前後及中場休息時走出鏡框式的舞臺,在台下和您做表演
革命實踐研究院司令臺
老松國小
老松國民小學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六十四號,其前身為艋舺公學校,創立於西元一八九六年,為日據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臺北盆地湖泊中之一小島,據考古研究顯示,它主要保存著兩層史前文化,即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也許有更早的大坌坑文化,年代大約在四千年至五千年以上。由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一年間,幾次探測的結果可知,圓山文化遺址的分佈範圍較廣,在芝山岩山頂、山坡及至誠路及雨聲路環山道路兩側均可見之。而芝山
芝山岩惠濟宮
芝山岩惠濟宮,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至誠路一段 326巷26號,約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在芝山岩山頂偏西處,有惠濟宮一座,廟中供奉漳州人的守護神開漳聖王陳元光,所以也稱為「士林開漳聖王廟」;又因位於芝山岩頂,故俗稱為「芝山岩廟」。
臺北市福景宮
為日治初期在原瑠公圳灌溉範圍旁所建的土地公廟,信奉信農業信仰,並隨著社會發展為財神信仰,具有本地區開拓歷史與民俗信仰變遷之見證價值。
臺大醫院西址院區
臺大醫院創建於日據時期,昔稱臺北病院、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設醫院,戰後改稱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是臺灣近代醫學發展的核心,西址院區之建物目前做為門診及部分病房之用。本建築由近藤十郎先生設計,為文藝復興風格之紅磚鋼筋混凝土2層建物,在平面配置採取左右對稱的格局,以中央走廊貫
章太炎故居
此建築為日本時代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旅台時的居所,章太炎於1898(明治31)年旅台,期間約半年,當時為「台灣日日新報」撰稿。章太炎在台灣的經驗,反映東亞傳統漢文化的交流,以及台灣在東亞文明所代表的角色,其故居具有紀念意義。
迎風河濱公園
迎風河濱公園位於基隆河大直橋至中山高速公路之間,於民國91年整建完成,佔地67公頃,公園內設有溜冰場、壘球場、足球場、棒球場、木球場、迷你高爾夫練習場等,辦過多場國際運動賽事,是一設備齊全的運動公園。迎風河濱公園最大的特色園內的「狗運動公園」,位公園的金泰段,是全臺首座「免繫犬鏈」的狗運動公園,佔地
保安街84號順天外科醫院
1、日治時期:本建物登記於大正10年,當時地址為『太平町四丁目八六番號』,其所有權人為張連女士,由台北市工商名人錄登記及訪談調查資料,可知昭和六年~十年保安街84號一樓出租作為飲食店,承租者應為日本人「古川榮次郎」。昭和十五年時出租給梁術正經營雜貨商店,商號為「松田商店」。2、光復以後:謝氏兄弟於民
科幻巨石陣 Stonehenge
巨石陣的巨大石塊,能精準地反射巨石陣內部的回音,並將其集中於巨石陣中心,形成音箱效應。此作品的概念藉巨石陣這個地球上的科學文明奇蹟,發展出現代感的流線造型。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台北故事館
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茶商,經營永裕號的陳朝駿,於1913年在台北市基隆河畔圓山地區,起建一棟英國都鐸式風格的洋樓,1914年完工,以作為他招待台灣士紳、政要以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也作為家庭成員休憩、度假及聚會所在地。陳朝駿曾任同業組合台北茶商公會會長,為當時正蓬勃的台灣茶產業重要人物之一。
五指山系-白鷺鷥山、康樂山、明舉山親山步道
白鷺鷥山、康樂山、明舉山這三座山在大湖公園與老樹的簇擁下,形成三段串連的親山步道,也是內湖區居民經常運動、健身、聚會的地方。白鷺鷥山親山步道白鷺鷥山親山步道為內湖大湖公園旁,這條步道因左彎右拐、蜿蜒繞行而上,因此又叫五十彎步道,通常走至半途就已分不清東西南北方向了,所以指北針在這時是相當好用的。白鷺
幾米月亮公車
為響應臺北市政府所推行「2016 世界設計之都」的理念,房仲企業與插畫家幾米合作,以繪本《月亮忘記了》為主題,設計出幾米月亮公車。「幾米月亮公車」由熊熊司機領航,從「遺忘站」開往「記住站」,裡頭搭載了抱著圓月的小男孩,車廂中充滿五彩繽紛的魔法書與活潑有趣的小角色,公車後方還有一顆顆反射出週遭景象的微
明石元二郎鳥居及鎌田正威鳥居
大、小鳥居為「神明鳥居之形式」,日治時期原有鳥居三座,90年代僅有二座,大鳥居為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墳墓所屬,建於1919年。小鳥居經考證應為秘書官鎌田正威墳墓所屬,建於1935年(昭和10年)。明石元二郎在台灣總督任內時間雖不長,頗有政績。明石元二郎亦是唯一葬於台灣之日本總督,深具歷史意義。
台北福州山公園
福州山公園海拔約105公尺,位於北二高台北聯絡道旁,開闢前為本市大安區「福州山第九公墓」,因地處本市交通要道,來往車輛眾多,影響市容觀瞻,經本府考量為改善及美化景觀,讓民眾對本市有良好之印象,於84年間辦理福州山(大安第九號)公墓規劃為休閒公園,於園內植生造林及設置登山步道、涼亭等景觀設施,以美化市
實踐大學
實踐大學的建築風格以簡潔俐落的清水模工法聞名,為近代崛起的建築與營建工法,主要是結構體灌漿拆下模板後,所有建築物均不使用粉刷或貼磁磚石材,採用清水混擬土、洗石子、鋼骨、玻璃、金屬等材料構成校園內建物和諧之基調,散發出自身原始質感,目前共計有東閔紀念大樓(設計學院)、新圖書館大樓,以及新體育館大樓為主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幸福之泉」原為日據時代建造之防空蓄水池,於2002年建成圓環改建挖掘地基時發現,由專家勘驗後訂為「直轄市定古蹟」。為保持古蹟原貌,又能與新改建後的圓環景觀相契合,台北圓環新經營團隊邀請花博首獎設計師藍米克,以完全不接觸、不破壞古蹟的特殊工法,運用台灣原生蝴蝶蘭、沙欏(筆筒樹)、鳥巢蕨、菇婆芋等原生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