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金門朱子祠
朱子祠為祭祀南宋理學大師朱熹之祠堂,座落於今日金門縣金城鎮珠蒲北路三十五號浯江書院內,祠堂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朱子祠與浯江書院是合為一體的建築群。浯江書院為金門地區早期興建的書院之一。
斗門風獅爺
斗門風獅爺(118公分,石雕、立姿雄獅)斗門原有兩尊風獅爺:一尊位於該村西北方,宗祠後方榕樹下,高約四十公分,可惜於卅八年(1949年)遺失。現存風獅爺駐守於村郊水尾宮(「靖海堂」)左後側。據《南陳文賢家陳氏家譜》序文解釋「斗門」村名之由來稱:「蓋因我祖居漳(州)時,堂名『拱斗』,遂函承其斗,曰『斗
象山金剛寺
象山金剛寺座落於頂蘭村,主祀觀世音菩薩及如來三寶,規模僅次於金湖鎮的護國寺。廟宇仿古制而建,山門旁兩尊巨大的石象,為金剛寺醒目的地標;廣場上的小花園以觀音塑像為中心,另植有三株高逾2公尺的鐵樹,輪流開花,蔚為奇觀。
東洲風獅爺
傳聞某村莊巨姓,曾有多位村民打死了別村的人,村民利用漆黑的夜晚,欲把屍體悄悄的投入東洲風獅爺邊的井內,企圖嫁禍給東洲村民,原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沒想到風獅爺洞察機先,便挺身而出,獅神與人展開一場戰鬥。對方人多勢眾,風獅爺轉請孚佑廟祇派兵將助陣,屍體變重若千斤,無論如何使力,始終抬不到東洲來。最後並
太湖榕園
太湖為一人工淡水湖,於民國55年開鑿,面積約為36公頃,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水利設施。湖面有二座小島,綠意蔥蘢,小道、涼亭點綴其間,為單調的湖面點出活潑生趣;由中正紀念林前有小徑直達湖心小島,靜坐島上涼亭,磅礡太湖與清潭之美盡入眼簾,感受格外悠閒。
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建於清乾隆31年(1766年)的酉堂,係黃氏先祖黃百萬興建作為學堂之用,全屋共二進,分前廳、後廳、花廳與左護龍;堂前的水池因石橋中隔而成日月形,是金門唯一具有園林池沼的建築,而護龍庭中一口以四條石板圍成欄杆的水井,井欄造型獨特,也是全台少見。
北門城
浯諺:「金門城宮,瓊林祖厝。」俗稱舊金城。曾是駐軍,商旅聚集之處,留有不少遺蹟,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賣菜路」現僅存一條明故老街。靠山面水扼守漳廈的門戶「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有金門之稱。資料來源:金城鎮公所
官路邊風獅爺
官路邊風獅爺(100公分,石雕,直立雄師)位於金城鎮賢庵里之「官路邊」,因位處千戶所城至後浦城古官道之邊而稱之(清康熙時遷總兵署至後浦城)。目前全村不到十戶人家的官路邊,開基始祖來自古坵,為古坵陳氏之第五房後代。明圖里中並無其名,至清圖里中屬十九都之古賢保,民國四年金門建縣以後屬第一都之古賢保,五十
朝山寺
民國五十二年及五十九年春季,金門兩度久旱不雨,致使農作歉收,用水困難,朝山寺廣澤尊王奉乩起駕,前往後浦城隍廟,搭壇祈雨。第一次斷定閏四月十二日午時三刻必降大雨,當天艷陽高照,時刻一到,則烏雲密佈,頃刻間沛然大雨立至,旱象立解;五十九年第二次祈雨則預測一週內可下大雨,至第六天,傾盆大雨倏然而下。後浦四
后水頭風獅爺
後水頭風獅爺(46公分,石雕、蹲距) 安鎮於後水頭二十號民宅屋後路邊的藍色小風獅,大約是1970年左右,委託大陸石雕師傅仿造「汶德宮」前的風獅爺所雕刻而成的作品,再由黃獻鐘先生以紅、藍、白三色予以粉刷。負責擔任村莊東側警戒任務的風獅,足踏彩球,笑容憨厚,彷彿藍色小精靈般,靜靜地守候村落。後水頭,位於
保靈殿
保靈殿是古寧頭地方一座年代久遠的廟宇,始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蓋因古寧頭居民先世自同安遷來,而保生大帝是同安白礁人,白礁和青礁各有慈濟宮祖廟各一,古寧頭先民乃於明成化年間(1465至1487年),自白礁請火建廟奉祀,供奉境主保生大帝。本廟在民國三十八年毀於戰事,後於民國七十九年重建而成今貌。
靈濟古寺
主祀神佛: 觀世音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又譯為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漢語音譯「啊那婆婁吉低輸」、「阿縛盧極低濕伐羅」,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榮湖
係截取金沙溪水而成的人工湖,建於民國61年,為金門五大湖之一。湖畔遍植防風林,並錯落著小亭、拱橋,其中以紀念哲學大師方東美所建的東美亭及橫跨湖心的虎嘯橋,最為醒目。南岸後水頭有座著名的風獅爺,大眼闊嘴的造形,頗具拙趣。
蘭湖
蘭湖位於小徑村右側,係由金門第二大水利工程—蘭林水庫轉型而來,湖畔有石道與湖心小島相連,島上佇立著古典雅致的蘭亭,湖光山色環繞四周,景致極佳;入口處則立有蘭湖石碑,石碑後方建有一座古樸雅緻的平房,是為蘭廬。經駐軍多年的整修美化,蘭湖已是景致煥然,除引人流連的魚躍蝶影,此地亦是垂釣遊憩的勝地。
將軍廟
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登陸戰從安岐附近海灘拉開序幕,當時駐守在安岐村外的某部隊守軍首當其衝,在此戰役中壯烈成仁,村民為感念恩澤表彰忠靈,乃在其殉職處建廟曰將軍廟,奉祀護國將軍之英靈。
慈湖落日觀海平台
慈湖位於金寧鄉,靠近古寧頭,築有長堤可防敵軍入侵,也有120公頃的養殖池,是結合國防和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
邱良功母節孝坊
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年),係旌表平寇大將邱良功之母貞孝守節的事蹟而設,為國定古蹟。牌坊由墨綠色的青斗石和泉州白石雕鑿而成,造型雄徫,雕飾繁多,是台閩地區現存牌坊中最華麗壯觀的一座;柱腳的石獅中有一尊被奉為"石獅仙姑"的彩衣母獅,傳說是邱母許氏的化身,被當地居民視為守護神。
西山風獅爺
后盤山風獅爺(200公分,泥塑、立姿雄獅)后盤山,昔作「后半山」,意即「半山之後」,相對於前半山(頂堡和下堡)。后盤山位在雙乳山北側,類似「半山腰間」的位置,故名「半山」。「后盤」乃 三十八年(1949年)後的稱呼。后盤山以環島北路為界,分為「上眷」、「下眷」兩個甲頭,位於「下眷」的風獅爺,以悠悠伴
吳保殿
吳保殿始建年代不詳,奉祀吳府王爺為境主,主奉二府王爺、蘇王爺、邱王爺等,現有廟貌係民國八十四年重修完成者。楹聯:大門聯:英靈萬古香煙在;顯赫千秋寶篆新。神龕聯:王宮新氣象地靈人傑;爺廟舊精神物阜民康。
慰盧
榕園相傳為明朝洪氏望族的故居,原本林木蒼鬱,房舍儼然。後因數目被大量砍伐,以致無法抵擋風沙侵襲,房舍倒塌毀損,僅存一戶,為明國子監洪受之故居。民國56年,故總統經國先生將整修後的古厝命名為「慰盧」右建一亭,名為「思親」:以園區內榕樹盤天,因名為「榕園」。
湖井頭戰役博物館-廣播電台
始於民國四十四年十月卅一日.總統蔣公六秩晉九華誕之時.當時由國防部播音總隊在陳坑設立金門電台.其任務為對大陸及對金門軍民廣播.節目內容為適應聽眾對象而異..由於僅有中波發射機一部.而聲波至遠可達福建地區一帶
林可遠三落大厝
清同治十年(1871年)興建。此建築物位於金城鎮珠浦北路12巷5號,林斐章獨立捐奎閣,當時同安金門縣縣丞(正八品)汪均曾為其立「振起斯文」頌楊匾。林斐章派在清末,文武亦世丕顯,是島上望族。據金門誌記載,他的林可遠「守其遺訓,捐贊修大清義塚,充育嬰堂經費。咸豐間,黃得美倡亂,陷廈門;可遠招募餘丁兩百名
閩王祠
建於1909(宣統1)年,為族長王廷恭等人倡議興建,並親赴星洲各地廣募基金。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形制典雅。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