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太康綠色隧道
    這條在日治時期被稱為「軍路」的林蔭大道,據說為當年日軍害怕盟軍飛機轟炸,規定每戶人家皆必須在路邊種植5棵樹而來,後為紀念韓戰歸來的反共義士到訪,所以特意將此路命名為義士路。太康綠色隧道,長度4472公尺,寬24公尺,由柳營至大農里,都是翠綠的芒果樹,共計700多株,多為樹齡50多年的老樹種,蒼翠的綠
  • 鹽埕北極殿
    台南鹽埕北極殿創建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原建有小廟奉祀玄天上帝,道光三十年(1850)改建大廟,大正六年1917)曾充作安平國校鹽埕分校的臨時校舍,民國七十七年改建為現貌。鹽埕北極殿成立距今約300多年的歷史,由於附近民眾大都務農及曬鹽維生,生活清苦,閒暇之餘以該殿主神玄天上帝為精神寄託及信仰
  • 龜丹休閒體驗農園
    龜丹溫泉位於楠西區龜丹里東方山谷中、龜丹溪與曾文溪之上游處,是一個隱於山谷河床中的露頭溫泉。溫泉源頭位於龜丹溫泉橋開始溯龜丹溪,到達兩溪交會處,溫泉從中新世的泥岩地層中湧出,泉質為中性的碳酸氫鈉泉,清澈、透明、無味,夾有氣泡湧出。擁有豐沛溫泉資源觀光旅遊局初估溫泉量為5000公噸,發展潛力無窮,後續
  • 台南高爾夫球場
    創建於民國65年的台南新化球場,籌劃於戒嚴期間,由當時社會人士熱心奔走而成,是南台灣的老球場之一。球場座落於台南市新化區,緊鄰虎頭埤水庫的山坡地上,共十八洞標準桿七十二桿,全長6510碼,碼數雖然不長,但兩側樹林夾道的狹窄球道,加上硬實的果嶺,仍將考驗球友的球技。 會館設備齊全,交誼廳、更衣室、淋浴
  • 台南市南門電影書院
    台灣於日治時期設有廣播電台五處,由台灣放送協會主管其事,並於台北、板橋、台中、台南、嘉義及花蓮設有放送局,其中台北放送局於一九二八年(日昭和三年)即開始播音,而花蓮放送則至一九四四年(日昭和十九年)才運作。民眾若欲收聽廣播,必須向放送協會辦理收音機登記,並繳月費始可。有些都市之公園內亦設有播音亭,中
  • 竹筏港溪
    竹筏港溪河道位於大眾廟後方,百餘年前為運送鹽糖等民生物資之人工渠道,原可由四草湖向北連至國賽港(今日七股),由於水道甚淺僅能通行竹筏,故稱竹筏港。目前為一水道閘與漁塭。
  • 麻豆文化館
    台南市麻豆區文化館係文建會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一鄉一文化館」而成立,是地方鄉鎮基本的展演設施,也是麻豆區第一個純粹藝文展演空間,現成為曾文區藝文生活的舞台,藝術家及文史工作者更是常在這兒聚會交流,共同為地方藝文推廣貢獻心力。
  • 世界蛇王教育農場
    世界蛇王教育農場前身為鱷魚繁殖場,因鱷魚經濟價值低而改養蛇類,並以人工方式培育1600尾眼鏡蛇,場內蛇類數量相當可觀,目前農場開放參觀並藉由場主黃國男先生的解說過程,希望讓遊客對蛇類和鱷魚的生態有更深層的了解,更期待能宣導保育觀念。參觀通道的兩旁是冷硬的籠架,籠架內為冷森森的冷血動物,對一般人而言實
  • 七股潟湖
    面積約1600公頃,原是300多年前的台江內海遺跡,當地俗稱「內海仔」,搭乘膠筏遊潟湖是體驗七股潟湖的最好方式,沿途滿是吊蚵仔、定置魚網,悠哉的釣客,與豐富的潟湖生態,潟湖周邊的紅樹林,滿是白鷺鷥與招潮蟹;而孤立外海的浮洲「網仔寮汕」,木麻黃林、馬鞍藤草原非常美麗,您可在此享受無人小島的快樂探險,非
  • 曾振暘墓
    952年底,台南市文獻委員曾在大南門外管事園發現了一座坐北朝南的荷蘭時期漢人陵墓,由於墓碑上落款的年代早於鄭成功來台驅荷的時間,因而被認為是荷蘭時期,流寓的漢人留葬在臺灣的最早一座墳墓。 曾振暘的墓碑,坐北向南,採用花崗石打造,尺寸較藩府曾蔡二姬墓及藩府二鄭公子墓小,高度僅有76公分,寬度為53.5
  • 竹門綠色隧道
    筆直的南90線的中段,西可接南89線上的玉豐派出所,東可抵竹門國小,為白河地區完整幽美的綠色隧道。線兩旁種滿高大的芒果樹,是日明治年間日本政府發動民伕修建的戰備道路,以供戰時部隊快速調度,有軍事用途考量,所以路特別的直。路兩旁的芒果樹也是那時種下的,歷經近百年,如今幹粗葉茂,蒼勁挺拔,濃密的枝葉末梢
  • 南瀛農產國際行銷
    台灣的農業在生產與改良技術上,不論在質與量上均已達世界一流水準,早期臺灣農耕隊進駐非洲各地中,甚至可以視為一種技術的外銷輸出。然而在其有限市場胃納量下,打開外銷市場已成為必要出路。在前台南縣縣長大力支持作為強力的後盾,於是有了「南瀛農產國際行銷公司」的成立。
  • 綠谷西拉雅
    新化原為平埔族人聚居地,雖然原有的平埔生活文化已不復見,但早期平埔族生活的文化景緻,卻在綠谷西拉雅重新呈現風情。強調自然傳統的園區內,除可體驗純樸的農村生態,也可讓您對保護自然更進一步認識與支持。
  • 隆田考古展示室
    隆田考古工作站原來是臺鹽公司的辦公廳舍,但因年久廢棄失修,當民國95年(2006)臺大考古隊進行「石橋遺址」搶救計畫時,向原縣府商借原址重建,花了約400萬元研究經費,整修為考古隊隆田工作站,並由陳有貝教授帶領著一群研究生,在此整理「石橋遺址」出土文物,並作為臨時考古工作的場地,在民國97年(200
  • 永康教會
    永康教會創設於1894年11月,是一座樓面擁有三個尖頂雄偉建築。這座聖殿完工於1982年,堪稱當時最新潁的教會建築。(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沙田福德仙洞
    祖靈稱謂:太上至尊歸屬族群:大滿族祭日:農曆十月十五日祭典儀式:燒紙錢、燒香、金爐、有漢族神祇祭品:漢埔混合(戲、豬腳肉、土雞、水果、檳榔、米酒、三牲肉、紅龜、紅員、補運金、壽金、九金、銀紙…)交通狀況:由玉井走省道三號往北寮、甲仙方向,不久會見「省三南化?坑內」路標,左轉入沙田產業道路,約行九百公
  • 萬福庵照牆
    萬福庵原係明鄭成功部將阮駿的府邸。阮駿,浙江會稽人,因善於水戰,敢為鄭氏所器重擢拔,掌管水師,常率船攻破敵艦,每逢海上交戰時,敵人均聞其名而心生畏懼。明永曆十年(西元一八五八年)阮駿鎮守舟山,誤中敵計,陣亡海中。到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來台驅荷。三年後,阮駿夫人與明宗室後裔、遺老等隨鄭經
  • 黃檗寺
    謝金鑾《續修台灣志》:「在北大門外。…康熙27年,左營守備孟大志建。31年火,32年,僧幕眾重建,竹木花果甚盛。乾隆56年,里人修。」道光之後,民間傳說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日治時,寺被毀,改為育苗試驗圃。縱貫鐵路開闢後,該處改為鐵路職員宿舍。乾隆年間,台灣知府蔣元樞就與黃檗寺僧有一段奇遇,據連雅
  • 番仔寮公廨
    祖靈稱謂:阿立祖歸屬族群:蕭?社祭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過年過節。祭典儀式:三向,不定期換水。不許點香,只准燒紙錢。祭品:粽子、檳榔、酒、牲醴、菜飯。交通狀況:由佳里區忠孝路走「南十九」往漚汪方向行駛,一出佳里,向左接「南二六」往青鯤鯓,約行四百公尺,「番仔寮公廨」在左邊的產業道路上。( 資料、圖片
  • 新化鬥蟋蟀
    「鬥蟋蟀」的風俗本來是古時農村的一種休閒活動,可以遠溯到唐朝時代, 目前全台灣還保有「鬥蟋蟀」風俗的,大概只剩下台南市的「新化區豐榮里」,當地居民每年都會利用學校放暑假時,舉辦熱鬧的「鬥蟋蟀」大賽,比賽開始前,會先讓蟋蟀作熱身運動,稱為「溜蟀」,過程中再以貓仔鬚激發其鬥志。 蟋蟀俗稱「黑龍仔」,在生
  • 後壁印度紫檀綠色隧道
    後壁區位於台南市最北端,嘉南平原中北方,八掌溪南方二公里處,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長平原。地勢東北部較高,向西傾瀉,全境大多屬嘉南平原。北和西隔著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為界,東接白河區,東南鄰東山區,南與新營區毗連。面積為72.2189平方公里。由於具有豐富的水資源,遍植水稻,是嘉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