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港濱歷史公園
    結合原住民文化公園、林默娘紀念公園,以港濱為景觀、歷史為主題規劃設計,使景觀與文相融合,是一個高品質的文化、藝術、教育及親水遊憩區。
  • 聖伯鐸聖保祿堂
    六甲聖伯鐸聖保祿堂位在台南市六甲區,於1956年創設,由方濟會德國籍神父賀瑪爾,擔任首任堂區主任。聖堂現貌為1964完浚,由當時的台南教區主教羅光前往祝聖,奉「聖伯鐸聖保祿」為主保,且為此命名。(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 大自然綜合農場
    進入大自然農場可能要很小心腳下的每一個步伐,因為隨時都有可能從你的身側冒出一隻橫衝直撞的土雞,看到這樣活力充沛、精神飽滿的雞隻不禁令人興奮,印象中的雞場有如一間間被囚禁的牢籠;所見的野林土雞是一群活在天堂裡的快樂雞,令人嘖嘖稱奇的不只是在於飼育的方式,這裡對於雞隻可有著引以為傲的優良品種呢。
  • 看西街教會
    西元一八六五年五月廿八日,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從打狗(高雄)登陸台灣,來到府城,就在五條港看西街(原仁愛街43號)開始西方醫療傳教工作,卻遭到當地守舊勢力反對,因禮拜堂被激憤的群眾包圍,馬雅各醫生轉而走避到打狗的旗後行醫傳教。 一八六八年十二月底,馬雅各醫生再回到府城,在亭仔腳「舊樓」(今新
  • 觀音埤
    觀音埤位於柳營區果毅里,觀音埤有一、二、三、四號埤,用以灌溉農田。據傳是荷蘭時期燒窯供水的蓄水池。鄰旁為一道場「佛山觀音巖」,堪稱台南市一貫道溪北最大道場。
  • 風鈴瀑布
    位於楠西區鳳興里南勢坑。風鈴瀑布因瀑形酷似風鈴,瀑水由崖壁中傾吐而出,聲音如叮噹的風鈴聲。
  • 火燒珠濕地
    火燒珠為德元埤下游的低地,是一個約4公頃大的淡水堤塘,池塘底部中間較高,沿池塘周邊較深,在種植菱角的季節,整區作栽植菱角用,因現農要施用較少,水質維持良好,利於水生昆蟲增長,豆娘水蠆族群數量頗豐。其優良之生態條件,成為保育鳥種水雉在嘉南平原殘存之較佳棲息地之ㄧ。
  • 祀典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又稱臺南大媽祖廟,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寧靖王別號一元子,所以這座府邸也稱為「一元子園亭」。祀典大天后宮前身為明寧靖王府,是鄭成功之子鄭經為了表示對寧靖王朱術桂禮遇而建。後來,清將施琅率軍攻台,鄭氏投降,寧靖王聞訊決意自縊殉國,他的五位妃子率先懸樑殉主(後祀五妃廟)。清將施琅攻佔台灣後,
  • 鹽田生態村
    「台南市鹽田生態文化村」位於台南鹽田南寮前安順鹽場,是日據時代台灣第一個瓦盤製鹽工業區。「台南市鹽田生態文化村」與緊鄰的「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總面積佔地共355公頃。在我們的細心規劃下,創新概念,並結合既有的歷史古蹟,加上新開發的賞鳥生態專區,「鹽田生態文化村」將完整重現「瓦盤製鹽工業」、「鹽村文
  • 永康公園
    由「雲山農場」改建,公園裡最受矚目的就是經國先生行館。「雲山農場」的主人為蔣經國先生民間友人,1960年代蔣經國南下巡視時,就住在雲山農場農舍內,農舍四周種滿高大的椰子樹,與蛋黃桃樹,據說蛋黃桃樹下是蔣經國最喜歡的乘涼地點。整建後,仍保留行館,並闢設「經國紀念文化館」。公園內規劃了生態步道區、生態觀
  • 大地化石礦石博物館
    台南市永康區大地化石礦石博物館的館藏主要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是化石區,展示稀有、珍貴的高級哺乳類動物化石,其中的脊椎動物化石藏品,更是目前台灣保存最多的地方。第二部份是礦石區,這些礦石可分為天然元素、硫化物、氧化物、碳酸鹽、矽酸鹽、磷酸鹽和硫酸鹽等。多種礦石依序排列展示,色彩和形狀往往美得不可思議
  • 西拉雅部落-六重溪
    期從東山、白河到此部落需通過6個溪彎,故名。原為洪安雅族哆囉嘓社的獵場,清代部分大武壟社群族人被派往此地守隘,後受到日治時代「?吧哖」事件的波及,許多原住在玉井盆地的族人遷居此地,形成目前的部落。信奉祖靈太祖五姊妹,在六重溪北部有「竹籠厝公廨」,分為東邊的「祖厝」及西邊的「真公廨」
  • 二溪老君元帥公祖廟
    祖靈稱謂:老君、老君元帥公祖 歸屬族群:目加溜灣社 祭日:農曆十月十五日、年仔節仔 祭典儀式:生日。點香、燒紙錢 祭品:牲醴、菜飯,純漢化 交通狀況:走八十四號快速道路,看到「大匏崙?二溪」即下快速道路往二溪方向行駛,約行駛二公里,左側有一條通往「其仔?」的產業道路,向左拐進行駛二公里後,看到「舊社
  • 西口桃源
    位於東山區。烏山嶺之西的出水口就是西口,而西口的景觀秀麗猶如世外桃源。自曾文溪水通過烏山嶺蜿蜒到西口後以高落差垂直洩落,形成漩渦奇景,西口溪谷因風景清幽,有"小瑞士"之稱,週邊地勢平坦,綠草如茵,是南部頗具盛名的野營地。
  • 烏腳病紀念館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是一種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目前紀念館內籌備以收藏台灣醫療文物、烏腳病患者醫療資料等為主,其中有許多以防腐劑泡存的烏腳病患者殘肢,在基督十字架前安息著,見證受難者的苦難歲月。
  • 南一中西棟行政教育大樓
    台南一中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1928年(日昭和三年),學校本館落成,即今之西棟行政教學大樓。1931年(日昭和六年),講堂落成,即今之小禮堂。自此校舍不斷發展,而學風優秀使其成為台南州入學競爭最劇烈之學校。二戰後,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南第一高級中學」。
  • 台南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
    白河林初埤附近,濃濃的鄉樸風情,一條田間產業道路兩旁及T字形自行車道上,初播植的綠稻,油綠綠的一片,和頂上的橘相互輝映而已收割的稻田,水面上倒映著木棉花色,也別有風情,成就了這片橘紅鄉林的獨有景致。
  • 臺灣Holocaust和平紀念館
    白色的教堂、寧靜的空間,是進到「車路墘基督教會」所看到的景象,這間教會,一樓是教堂,二樓則是「台灣Holocaust紀念館」。Holocaust源自希臘文,是烈火焚燒的意思,主要是在突顯火焚的強烈意象,告訴大家浴火重生後的和平未來。
  • 北頭洋平埔文化村
    北頭洋位於台南市佳里區市街西北方約2公里的地方,由佳里往青鯤鯓及漚汪兩條道路所形成V字形夾角處。居民多為西拉雅人後裔,以楊氏居多。北頭洋的史蹟傳說特多,舉凡立長宮、慶長宮、望高寮、飛砂崙、荷蘭井及百年粿葉樹等,儘是眾人皆知的著名景點,而引人入勝的飛番程天與傳奇故事,更是令北頭洋族人「走路有風」的歷史
  • 葉王交趾陶文化館
    葉王,作品遍布南部寺廟中。獲稱為「王師」、「葉王」,日治時期,參與法國巴黎的世界博覽會,獲藝術組入選,享譽國際,作品典藏巴黎羅浮宮。
  • 玉豐芒果綠色隧道
    以竹門為出發點,往玉豐方向,兩旁芒果樹群相伴,為白河地區完整幽美的綠色隧道,都是老芒果樹群,在今日強調交通為主的時代,能獲得保留,蔚成隧道,尤其與中間包圍著的綿延蓮海形成美妙風光。欣賞路旁的蓮花與不遠處的關嶺、枕頭山,是蓮鄉難得的賞蓮綠蔭隧道美景。
  • B.B.ART
    位於台南市民權路上,前身是全台第二間百貨公司,80餘年的三層樓老屋「美麗安洋品店」,透過藝術空間再造,2012年春天,重塑一座藝術複合文化體的藝廊空間。B.B. ART揉合當代藝術、展演空間、文化講堂與咖啡香氣的美學氛圍,透過當代藝術家作品古建物空間的融合,呈現時空錯置美感,構築一個可以放鬆休憩和吸
  • 赤崁文化園區
    踏在鄭成功走過的泥土上,體驗孤臣孽子攻下普羅民遮城的喜悅,及他經營台灣反清復明的決心,這就是台灣人的精神。 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在安平築熱蘭遮城後,因腹地的關係,他們選擇台江對岸的赤崁(當時台南稱平埔族人赤崁社的所在地)另築一座政經中心-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並發展了出赤崁街與普羅民遮街,為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