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白榕蔭堂墓園
    白崇禧將軍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以足智多謀聞名,素有「小諸葛」之稱,從北伐、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都建立重大戰功,並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國防部長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期間,白崇禧將軍受蔣介石總統之命以國防部長身份來臺宣慰,揭示二二八事件善後處理原則,包含從寬處理、禁止濫殺、公開審判、不得逮捕學生、緊急
  •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芝山岩有發掘出約2500年前先人遺骸的考古探坑,有著許多重要的寶藏,有許多的考古資源,6000年來發展演繹出7個文化層遺跡,是活的考古教室。1896年曾發生反抗日本的義軍襲擊日籍教師事件,史稱「芝山岩事件」,光復後亦曾為情報局的軍事重地。近年在臺北市文化局的規劃下,利用這裡的彈藥庫改建成為展示館,民
  • 潘宮籌墓
    潘宮籌先生為清代台北盆地漳州移民之領袖人物,居於今士林一帶。清末因漳泉械鬥,士林舊街被焚毀,潘氏家族乃率領漳人移居下樹林,並規劃新市街,以媽祖廟慈誠宮為中心,四周闢建市街,為今天士林市街奠下基礎,貢獻頗多。潘宮籌墓位於士林近天母之山區,依山而建,俗稱烘爐穴之風水地,形勢頗佳,在清同治九年立墓碑。潘宮
  • 台北西本願寺廣場
    位於西門町南緣、中華路與長沙街交口的「萬華406號廣場」,原為「日本西本願寺」 由臺灣信徒與日本人共同捐資興建,其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於西元1904年開始興建,西元1912年竣工完成。
  • 馬廷英故居
    位於台北市青田街七巷六號,故又名「青田七六」」,此區域為日式歷史住宅「營宅」最集中之處,為1931年由足立仁教授,所興建的居所,整棟建築主要用檜木建成,屋內左側為為接應室、書齋及食堂,其書櫃、玻璃凸窗、戶外的歐式花壇及前庭皆採洋式風格,而屋內右側的臥室及子供房則採日式榻榻米設計,整棟建築融合了日式及
  • 自由巷及鄭南榕紀念館
    為彰顯臺灣的民主價值與言論自由,101年6月19日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將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3段106巷3弄——鄭南榕先生當年為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所在的巷弄,加掛「自由巷」銜牌,臺北市長郝龍斌並於101年8月21日為「自由巷」進行揭牌。友善與包容是臺北市最可貴的人文資產,郝龍斌說,對於不同文化、意
  • 內科探索館
    內湖科技園區簡稱「內科」,是本市最重要的科技產業重鎮,進駐廠商從90年底的600多家,成長到目前已超過3,000家。 為了有效型塑及行銷該園區科技特色,特依據94年12月7日臺北市政府觀光委員會第30次委員會議決議:「內科需要一個像台北探索館的小內科博物館來介紹內科發展的歷程」,是以積極規劃建置本展
  • 錫口
    松山地區於乾隆年間,古名為「錫口」。位於松河街四號水門處之錫口渡口,自古以來即為南北通商、貨物集散之地,曾繁華鼎盛為松山地區錫口文化發展精華之起始港口。民國98年臺北市政府為延伸藍色公路航線,於12月15日完成錫口碼頭之興建,並整修周邊護岸及親水步道整體景觀,並串連錫口碼頭與基4號疏散門間之人行步道
  • 王義德墓
    創建年代約建於咸豐八年(1858年,戊午年),歷時100餘年。本墓在石材上屬泉州花崗白石,形式上為清代典型墓形,形制完備,包括墓碑、墓丘、墓肩、墓雙曲手、前埕,保存相當完整。
  • 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
    台灣府城門-小南門:小南門為台北府城五城門中最為小巧,構造與形式皆不同於其他諸門。不像其餘4個城門是封閉、肅殺的碉堡一般為精美的樓閣式城門造型,流露出秀麗、親切的味道,十分特別。台灣府城門-北門:北門名承恩門,城郭額銘「巖疆鎖鑰」四字。位置在今天於忠孝西路、延平南路、博愛路、延平北路及中華路交叉口,
  • 觀音禪堂
    1、東和禪寺原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其中觀音禪堂為日本寺院內專門建造供臺灣人禮佛的禪堂,建築形式為中軸線對稱的閩南式三合院,日本佛寺建築與閩南式宗教建築併存,深具文化歷史意義。2、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是日治時期臺灣佛教主要據點,影響深遠,觀音禪堂延續曹洞宗大本山佛教精神至今,有歷史見證價值。
  • 草山水道系統
    草山水道系統約為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創建。本系統為日據時期因應台北人口急速成長,必須開發新的水源,日人經勘查草山地區三處水源時,在考量水質、水溫、水量、穩定性及無硫磺污染等因素後,決定採用第一、第三水源;這兩處水源,水質純淨甘美,無需過濾、沉澱等處理,經加藥後即可直接飲用,是全台灣最優良的自來水系
  •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三峽有個很有名的清水祖師廟,每年農曆大年初六都會殺豬公大拜拜。咦!文山區怎麼也有一個180多年歷史的清水祖師廟,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大家的祖先都是從福建泉州安溪渡海來臺來的。明末清初時期大臺北地區就已有大量福建、廣東一帶移民進入開墾。早年水運暢通,先民們可以順著淡水河、新店溪及景美溪一路至今日石
  • 菸酒專賣局
    臺灣省專賣事業起源於日據時代,1901年時,臺灣總督府將原有之臺灣製藥所、臺灣鹽務局及臺灣樟腦局,合併成立「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成為專賣事業重要開端。臺灣光復前之專賣品,計有香菸、酒類、鴉片、食鹽、樟腦、火柴、石油及度量衡等8項。因為專賣事業業務量大,因此1913年興建大樓,由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
  • 陽明山美國在臺協會
    1.本區建築係民國50年初期興建,為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係現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前身)之職員宿舍,具有歷史及時代意義。2.建築形式為流行於1950─60年代之洋式住宅,具有幾何形式牆、版面、大面開窗,及美式草原建築風格特徵。3.本區建築(含囊底路)所形成之區域完整、整體環境優美,具有保存價值。
  • 大稻埕慈聖宮
    大稻埕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供奉天上聖母,即俗稱的媽祖或天后,是航海的守護神,與法主宮、霞海城隍廟共稱大稻埕三大廟宇。正門上的對聯寫著:「第一門開觀音山拱秀,數千艇聚奎府水流輝」,點出慈聖宮位址今昔之變遷。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時,慈聖宮原本建於今日的西寧北路和民生西路交界處,廟前正是貿易對渡
  • 文山教會
    早期的木柵地區由於地處臺北盆地內地且交通不便,故傳教工作未能順利進行。約莫在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指南山區茶農張迺鴻途經新店附近,適逢馬偕博士(偕叡理牧師)正在佈道,其中聖經上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八節中:「來吧!所有勞苦、背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們得到安息。」,因為張迺鴻經常挑重擔所以
  • 芝山巖惠濟宮
    在惠濟宮的山腳下,可以看到一個像草原的廣場,上面有著模型的羊群,好像先民在這裡放牧一樣。循著階梯向上,經過林間,昏暗的感覺,旁邊的岩壁上長著青苔,具有古意,在途中經過一個石頭拱門,是芝山的歷史遺蹟,在其後會發覺道路開闊許多,過一個彎,豁然開朗,平坦的路面,與先前的感覺截然不同,惠濟宮,就座落其間。
  •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
    東和禪寺位於臺北東門外,原稱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由日僧初建於一九0八年,設計者亦為日人入江善太郎。至一九一六年附設佛教學校,供僧侶與齋友的子弟就讀,學習佛教教義及普通常識,一九三五年改名為私立臺北中學,戰後再改稱為泰北中學。一九三0年在大殿之前建造高聳的鐘樓,目前仍存在,但大殿及其他古老的建築因曾被
  • 五分吊橋
    為臺北市區基隆河少數現存之吊橋遺址。 吊橋之設立係作為早期內湖地區運送煤礦之交通要道,其遺址乃地方產業發展之歷史見證。 該吊橋為內湖區跨越基隆河最早的一座煤炭運輸專用吊橋,吊橋橋面已於民國60、70年間拆除,目前只殘留北河岸的橋柱。其構造為RC,大體尚完整,以2柱及2樑組成,其中有半圓拱樑,柱之下端
  • 陽明山夜景
    陽明山的夜景在臺北市頗負盛名,隨著仰德大道直上,沿路都可欣賞到臺北市夜晚燦爛星空與閃爍燈海相映的景象,觀賞夜景的好地方還包括白雲山莊、竹子湖觀景台、永公路前、林語堂故居,及繞過陽明山公園往頂湖或北投地區之處。另外,二子坪遊憩區、擎天崗由於視野遼闊,一望無際,也十分適合觀星賞月。極具代表性的則是文化大
  • 菁山路72巷20弄6號
    1940年至1978年為屋主自家使用,1978年至2009年出租為學生宿舍,並曾為1994年文化大學美術系事件的重要基地及歷史見證,亦孕育出多位知名藝術家。建物現況為照顧農作物之農舍。
  •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台北找茶園)是南港最新的地標,距離南港市區不到20分鐘的車程,園區環境優美,並且於周末舉辦各種茶葉推廣體驗活動,例如:茶葉品鑑體驗、手作植物DIY、英式下午茶、日式茶道體驗等活動,擔負南港茶山的遊憩與茶葉文化推廣重任。示範場內部設有製茶機械展示教學室、茶文物特展室、茶葉活動實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