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貓空纜車
    全長4.03公里的貓空纜車,是臺北市內的第一條纜車系統,單程一趟大約20到30分鐘,分別設「動物園站」、「動物園內站」、「指南宮站」、「貓空站」四個站讓乘客上下車;搭貓空纜車很簡單,只要捷運文湖線坐到最後一站「動物園站」,就可以走到纜車動物園站轉搭貓空纜車。
  • 二格山系-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
    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以指南宮步道、大成殿步道及茶展中心步道為主,這條以指南宮為中心主軸的步道位於二格山系西北側的猴山岳山上,是通往貓空、樟湖及二格山區必經之地。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從指南路三段33巷循石階拾級而上,經指南宮步道、指南宮、凌霄寶殿、大成殿、大成殿步道、茶展中心步道等,是一條親子級的親山健行
  • 順天外科醫院
    順天外科醫院,由臺灣總督府學校第3屆10位畢業生中之優秀臺籍醫生謝唐山先生所創建,外觀為典型洗石子四柱三窗立面,騎樓為磚拱,立面有一對希臘柱飾;這棟建築,見證了大稻埕繁華的痕跡,深具歷史建物保存意義。所在地址保安街84號透過老屋新生,變成了大稻程地區的私房秘境「保安捌肆」,巧妙的結合了展覽、音樂、書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原為日治時期臺北市簡易宿泊所、內部空間旋兼作職業紹介所之用,俟1930年公設質舖遷入合署,為本市社會福利服務發展之歷史見證。光復後曾為本市衛生院、性病防治所,現作為社會局身心障礙福利會館使用。建築設計仿歐風樣式,左右對稱,兩翼設有突出高塔,屋頂上開圓洞窗,並有橫帶裝飾,整體設計饒富趣味。屋頂原是半圓
  • 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校舍
    市定古蹟「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講堂」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一六二號,是現今師範大學禮堂之前身,高等學校為進入大學之前必讀的學校,因此它的設立與臺灣大學同時期。建於一九二九年,由總督府官房營繕課所設計,它的出現也可視為臺灣高等教育的里程碑。師大的舊校舍包括禮堂等都採用一種略帶中世紀歌德建築風格的形式
  • 北投公園露天溫泉浴池
    北投公園露天溫泉浴池位在北投公園中,以公園入口為起點,向地熱谷方向走,大概15分鐘就到了。 1999年12月才開放的園區,恰逢千禧年,所以又稱作「千禧湯」。佔地大概1000平方公尺,整體仿日式的建築設計,以原石、木材等自然材質為主,票亭跟廁間屋頂則用黑色文化瓦,洋溢著日式氛圍。
  • 飛躍東區
    每次經過慶城街與敦化北路口槽化島時,人們都會看到一個醒目的裝置藝術,全身紅色的藝術主體,造型相當奇特,下面是粗粗的像是菜刀般的感覺,但是刀子是鈍鈍的,看起來還有設計握把。但是上面像是3個觸鬚,讓觀者左思右想,這應該是設計者的本意吧。 從另一個角度看,像是一個人,下面是他的腳,單腳站立著,但卻只有一隻
  • 內湖清代採石場
    臺北盆地周圍盛產質地優良的石材,當清末光緒年間計畫興築臺北府城牆時,選擇內湖及大直一帶山區所產的石材作為建材。
  • 花博公園
    花博公園為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會場,目前轉型為都市公園。園區包含圓山園區、美術園區與新生園區,規劃作為一般的公園使用,並利用原花博展覽館,提供各項活動場地使用。在博覽會後保留了立體植栽花牆、造型花牆、七道彩虹、特展區、地景花海、精緻花卉及果樹園區等展示區域,也規劃種植多年生觀花觀葉植物、草皮為
  • 十四份圳舊水閘門
    「大湖公園」舊稱「十四份陂」,為內湖墾戶林秀俊家族所築,自清代至日據時期,作為內湖地區灌溉用水之用。日明治40年(西元1907年)7月,核定為公共埤圳,並修建水閘門等附屬設施。現存之水閘門可作為內湖地區開拓史、水利史與農業發展史的重要見證,具保存價值。
  • 歸綏街文萌樓
    1.為殖民時期1930-1940年代店屋類型,日人移植歐洲巴洛克建築元素,覆以黃綠色國防色磁磚,建築物實質條件尚佳。2.光復後,1941年始為公娼館所在,為都市發展史河港城市性產業歷史記憶地區,亦是反廢娼運動中心,尤具紀念意義。3.建築內部的室內隔間,反映出來當時性產業的空間要求,仍維持公娼館氣氛,
  • 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臺灣離都會區最近的一座國家公園,這裡地貌多變、生態豐富,孕育了許多珍貴的保育類動物,幸運的話,可以在這裏發現台灣特有種鳥類-台灣藍鵲的蹤跡。
  • 日新國民小學
    日新國民小學紅樓為日治時期至今義務教育發展史的代表場域之ㄧ。紅樓建物前後設有圓拱長廊,為雙走廊之校舍形式,砌磚及細部作法反映當代工程精緻的一面。
  • 永安藝文館
    「文山藝文中心永安館」座落於台北市木新路二段上,原址為一空地,稱為「永安基地」。民國六十一年本府市場管理處公告為零售市場預定地,民國七十七年徵收,民國八十七年三月本府都市發展局規劃興建地上、地下各一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物。其後由市場管理處於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完成建築師設計徵選作業,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開工。
  • 少帥禪園
    少帥禪園位於北投山腳的林蔭間,建於日據時代中期,為兩棟灰瓦木牆的建築,原名為「新高旅社」,是當時仕紳名流宴會泡湯之處。二次大戰期間被日軍當作神風特攻隊出戰前的慰安處所。光復後的1960年代,因堅決抗日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夫婦被當時的蔣介石總統囚禁於此,而在西元1984年園方重新整建,成立了「禪園」,
  • 實踐大學
    實踐大學的建築風格以簡潔俐落的清水模工法聞名,為近代崛起的建築與營建工法,主要是結構體灌漿拆下模板後,所有建築物均不使用粉刷或貼磁磚石材,採用清水混擬土、洗石子、鋼骨、玻璃、金屬等材料構成校園內建物和諧之基調,散發出自身原始質感,目前共計有東閔紀念大樓(設計學院)、新圖書館大樓,以及新體育館大樓為主
  • 北門-承恩門
    臺北古城有一共有5個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是清光緒年代,劉銘傳時期所建造,鼓勵商人在臺北城內,投資興建房舍,形成街道,活絡發展。 臺北府城之北門又稱承恩門,是早期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孔道。門有2層高,城樓採用厚實牆體圍起的封閉形式
  •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離捷運麟光站僅5分鐘路程,從日據時期到民國77年,為軍方彈藥庫,後成為公園用地,整個山谷維持幾乎與百多年前同樣的生態景觀。園內林相豐富、蟲鳴鳥叫,保留低海拔森林及溪流等自然資源,是城市中難得的生態樂園。其中,自然演替區、賞蝶區、大赤鼯鼠觀察區及台北樹蛙觀察區共擁有包括香楠、相思樹、白
  •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
    大稻埕是臺灣現代化思潮的主要發源地,大稻埕的仁人志士,展現開闊的世界觀與新文化的深厚素養,在日本殖民統治的高壓下,仍然播下新文化的種子,且開出韌性極強的新文化花朵。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將重現大稻埕的絕代歷史風華,追憶當年大無畏的新文化先覺,除積極收藏與展覽新文化運動的史料外,並持續對大稻埕相關
  • 長榮海事博物館
    長榮海事博物館的設立是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先生多年來的心願,希望藉由海事博物館闡述張總裁與海洋的深厚情感及推廣台灣的海事教育。這是一間以海事為主題的博物館,適合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來館參訪。 館內大量收藏了種類豐富的模型船,從遠古人類以挖鑿方式建造的獨木舟,到西方所發展的各式帆船、機械動力船、工作船;還
  • 空中之河
    〝捷運〞現代交通的重要系統,聯繫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如同昔日作為聯繫功能的河流,潛藏著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與期待,對照今日捷運的現代時空,空中之河粼粼的流動水光是生活的夢想與希望。
  • 芝山岩隘門
    芝山岩隘門,位在士林芝山里惠濟宮西側。在傳統聚落中,為了防備民變或械鬥的侵擾,防禦土匪或盜賊的劫掠,常在村落或市街的險要處,設置如牆門或堡門的防禦設施,以控制出入,並執行對外封鎖、對內保全的任務,這種入夜閉關、防止侵襲及可供管制出入的門戶,稱為隘門。隘門是社會長久動蕩不安下的產物,不但可以界定內外,
  • 關渡、金色水岸、八里左岸自行車道
    基隆河匯入淡水河之前,繞著社子島轉出一個美麗的弧彎,在其北岸與磺港溪以西地帶,保留了都會臺北極其珍貴的稻香田園,連結起河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讓人得以在很短的距離內隔絕塵囂嘈雜,單車踩踏其間,尤其能夠體會早年農村氛圍的樸素簡單、踏實自在。夕照裡堤道漫步,河風微微、鳥鳴吱吱,關渡自然保護區生機盎然中,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