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蘇厝長興宮
    蘇厝長興宮主祀玉敕代天巡狩十二瘟王,是一座典型的瘟王廟,奉祀張、余、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十二府千歲爺,緣起於清康熙18(西元1679)年三月,蘇厝和林厝二庄先民在曾文溪(古台江內海)溪浦地拾獲了王船,認為是非常吉利的兆頭。於是恭迎入庄,並在曾文溪邊(日治加弄庄蘇厝三三五番地)蓋了草
  • 西拉雅部落-北頭洋
    北頭洋(Pataran),意為發祥地,或有「巫女之山」的意思,原為蕭壟社的舊社地。此地原是平原,後為苓仔寮的兩座飛沙所掩沒,形成稱為「飛沙崙」的小沙丘。清乾隆年間蕭壟社族人為配合番屯政策而往內山遷移。當地族人信奉祖靈阿立祖,早期當地設有私人公廨,戰後建造名為「立長宮」的漢廟形式公廨,北頭洋發展協會在
  • 大坑尾陳金昌私祀太祖媽壇
    祖靈稱謂:太祖媽、老君歸屬族群:新港社祭日:農曆三月十六日、六月十六日、九月十五日祭典儀式:換水、行「三向禮」祭品:檳榔、煙、油飯、米糕、牲醴、水酒(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公廨誌)
  • 小葉欖仁綠色隧道
    長達1.3公里的小葉欖仁自然景觀,枝葉茂密,夾道成蔭,蔚為奇觀,綠蔭蔽天形成美麗的綠色隧道,讓用路人在忙碌之餘,能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美麗的景色。也達到市府節能減碳的政策。
  • 大內西拉雅吊橋
    在台南眾多吊橋中,位於西拉雅公園的西拉雅吊橋,年齡顯得特別年輕。2004年完工的吊橋,屬於純粹觀光性質的吊橋,米黃色的橋頭在公園周邊的綠樹襯托下格外醒目,吊橋長約40 公尺,由吊橋往下可以一覽公園美景。
  • 臺南神學院
    南神學院為巴克禮醫師於1876年(清光緒二年)所創建,在南台灣基督教發展中有重要之角色。1948年起,台南神學院不斷向各方爭取補助,獲本地教會與長老教母會支援甚多。1952年,台南神學院得到美國金陵基金會的補助,擴建禮拜堂與圖書館等設施,禮拜堂於1957年獻堂啟用,是台南市1970年代之重要建築作品
  • 麻豆區文化館
    麻豆區文化館係文建會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一鄉一文化館」而成立,是各地區基本的展演設施,也是麻豆區第一個純粹藝文展演空間,現成為麻豆區鄰近藝文生活的舞台,藝術家及文史工作者更是常在這兒聚會交流,共同為地方藝文推廣貢獻心力。
  • 聖母廟國際煙火慶元宵
    聖母廟為全力配合台南市政府主辦元宵「台灣燈會在府城」,特別協助施放光彩炫目的煙火表演供民眾欣賞,而每年的元宵節夜晚,聖母廟皆聘請國際高空煙火比賽之歷屆冠軍隊伍,在廟前大廣場舉行超高水準的煙火大會,由日本細谷、瑞士BU、日本齊木、台灣山鈦煙火等超水準團隊齊作一人生難得一見的三國四強大對決的觀摩秀。
  • 土城聖母廟
    明朝永曆十六年〈公元一六六年〉秋九月大興土木,廟名「保安宮」,最初奉祀天上聖母,推算清同治年間,廟宇被洪水沖毀,廟毀之後,在土城海岸拾獲五府王爺神像,日據時代,大正二年,由莊民發動重建廟宇。大正十年廟宇落成,從台南市海安宮、水仙宮,迎回寄普的「天上聖母」,與五府王爺共祀廟內。廟凡二殿,前殿祀五王,後
  • 洋紅風鈴木綠色隧道
    長達2.5公里的洋紅風鈴木綠色隧道,枝葉茂密,夾道成蔭,綠蔭蔽天形成美麗的綠色隧道,尤其每當花季來臨,綻放朵朵花蕊,蔚為奇觀,讓用路人在忙碌之餘,能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美麗的景色。也達到市府節能減碳的政策。
  • 鎮安宮
    安南區的鎮安宮已經有八十年的歷史了,原鎮殿媽祖神像遭白蟻侵蝕,廟方日前遵照神旨火化,令人稱奇的是,聖母神像金身仍於大火中屹立不化,圍觀信徒無不嘆為觀止,紛紛跪拜為媽祖送別。
  • 角帶圍興安宮
    祖靈稱謂:阿立祖歸屬族群:蕭?社祭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九月五日祭典儀式:聖誕、換水、三向、燒紙錢。祭品:埔漢混合(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公廨誌)
  •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會館
    西拉雅是臺灣文字史以來,最早居住在臺南的族群,其名稱早已出現在荷治時期的文獻,一直以來就在這塊土地生長,與大臺南歷史和文化的形塑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台南市肯認其為本市原住民,除設有專門的西拉雅原住民事務推動會之外,也於2014年設立西拉雅文化會館,成為文化推廣,族群交流的平台。會館位於昔日稱為
  • 侯伯往土溝印度紫檀綠色隧道
    後壁區位於台南市最北端,嘉南平原中北方,八掌溪南方二公里處,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長平原。地勢東北部較高,向西傾瀉,全境大多屬嘉南平原。北和西隔著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為界,東接白河區,東南鄰東山區,南與新營區毗連。面積為72.2189平方公里。由於具有豐富的水資源,遍植水稻,是嘉南平原
  • 風窗太祖娘媽祠
    祖靈稱謂:太祖媽 歸屬族群:新港社 祭日:農曆三月二十八日 祭典儀式:有漢族神祇(福德正神) 祭品:純傳統 交通狀況:由新化國中大門口沿著南168道路,順著往「大坑尾農場」方向前進約走七公里時,右邊有往「尖山二公里」的路標,路口有「玄凌殿」山門,車停好徒步沿著山們對面之小路往裡走,小路盡頭右邊即是目
  • 那拔寮仔太祖媽祠
    祖靈稱謂:太祖媽 歸屬族群:新港社 祭日:依民間的年仔節仔祭拜 祭典儀式:有漢族神祇(福德正神)、燒紙錢、燒香、金爐。 祭品:漢埔混合 交通狀況:由新化國中大門口沿著南168道路,順著往大坑農場方向前進約走八公里十,看到一個「那拔寮」公車站牌時,留意左手邊有條往山坡的岔路,將車轉進最左邊的那條小徑,
  • 龍船窩
    龍船窩位於龍船山頂較平坦地區,山頂有片窪地,當地民眾以其為特殊地穴,稱之窩底園,因龍船山形似龍船,因此這片土地被稱為「龍船窩」。龍船窩觀日峰為觀賞日出的好所在,亦為台南地區民眾觀星之最佳場所,每當有流星雨,總是吸引大批民眾前往觀賞,龍船窩由多座橫跨左鎮、大內、玉井、龍崎等山峰連綿而成,地勢比周圍高出
  • 台南鹿耳門天后宮文化季
    早期台灣居民大都由中國東南沿海一帶遷徙而來。 媽祖,在海上解救海難的海上女神,遂成為台灣最重要的信仰,而台南的鹿耳門由於是鄭成功抵台的門戶,當地的天后宮也因此就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媽祖廟之一。 1992年起,地方大老與鹿耳門廟方管理委員會拜訪邀請民俗、藝術、音樂等各方專家組成文化季籌備委員會,共同規劃以
  • 鯤喜灣文化園區-龍目井
    據傳鯤鯓古地,形勢猶如雄據台江之巨龍,「四鯤鯓龍山寺」坐巨龍頭身,分屬庄社的「頂頭」和「下頭」兩處的石井「大井腳」則分別置於廟的兩側十餘丈,井水清澈有如龍目一對,遂命名為「龍目井」,歷史約300年以上。兩井井水清澈、水質甘美,泉源湧出、經年不涸,自來水尚未裝設前(1968年前),一直是「鯤鯓人」日常
  • 黃金海岸
    黃金海岸位於台南市南區,為台南市最南端之海岸線。本地區地形狹長,東有西濱公路(台17)貫穿,南與高雄茄萣相鄰。自台南安平至黃金海岸,有長達近5公里的海岸線,是民眾休閒、踏浪、放風箏的好去處。 在落日時分,海水與沙灘經夕陽照射後,呈現一片金光閃閃的海岸美景,故有「黃金海岸」美名。
  • 篤加聚落文物展覽館
    篤加聚落,早期台南開發縮影篤加聚落是由邱姓家族逐漸繁衍發展而成,是臺灣目前保存最完整且最大的單姓(邱)血緣型聚落。篤加聚落的祖先從大陸移墾臺灣、成家立業、繁衍後代、聚族而居,這樣的歷程如同是早期開發臺南地區,形成聚落的縮影。「篤加聚落文物展覽館」成立於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是台南首座聚落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