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永和山茶廠
於民國74年設立,以自產自銷出售,產品以椪風茶為主,因椪風茶需小綠葉蟬吸食以產生獨特風味,廠主廖先生便思考如何增加小綠葉蟬的數量及品質,其後發現小綠葉蟬喜歡豆科植物,便於茶園廣植豆科植物,有效培養小綠葉蟬,使椪風茶生產增加並延伸到全年,提高產量達30%,因全心致力於種茶與製茶,於民國 92年獲頒神農
義芳農場
義芳農場位於苗栗西湖鄉的山區,廣大的占地範圍,讓義芳農場足以打造專屬私家農場的步道與山林果園;來到義芳農場的旅人,光是閒逛這座農場及山林果園,就得花上半天的時間了,如果還要享受農村的採果樂趣,那肯定得先計劃一整天都留在此處才行。 在義芳農場裡,最大的農量就是文旦柚及龍眼,其中又以變種的文旦柚最受歡迎
中港慈裕宮
慈裕宮奉祀媽祖,俗稱中港媽祖,與北港朝天宮、東港東隆宮並稱台灣三媽祖,每年農曆正月15日賞花燈,3月23日、9月9日的廟會及中元普渡的際祀鹿典,常為中港帶來少有的熱鬧景象。石雕是慈裕宮裝飾的主體,包括入口正門與外檐裝飾、檐廊及立柱。前殿中門的一對青斗石獅,是目前所知該宮最早的石雕佳作,前殿的蟠龍石柱
幸褔牧場
從原本的一片水稻田、雞寮、隨著台灣時代的轉變。1985年起,從8隻養到300多隻乳牛,日日提供新鮮牛奶到台灣各地 2005年,不放棄上一輩建立的家業,第二代研發各式乳製品 成立「100號牧場」,讓高品質的鮮乳有更良好的銷路 2008年持續減產,並且因為愛狗與愛自由,著手規劃開闢這座假日休閒咖啡店!
銅鑼大草原
九華山大興善寺後山有片大草原,為當地居民最愛倘佯之處,進香禮佛的香客也總會來此遊賞一番。由寺院後乃的朝山步道行去,碎石子鋪成的道路旁是一片濃綠平整的茶園風光,過了茶園,即可看見廣闊的大草原舖展開來:青青綠草隨山勢起伏,隨風舞起,形成一波波翻滾的綠浪,在此漫步、小憩、野餐或欣賞落日夕霞,別具浪漫寫意之
永春宮
永春宮座落於本鄉明德村明德水上庫上游的一座小島上,創建於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民國四十九年曾經奉內政部審定為由縣政府列管維護的古蹟。 相傳為道光年間,羅育光兄弟五人,由原鄉浮海來台,到苗栗田寮庄,墾殖於仁隆,並在目前宮址所在的「石凸仔」奉祀觀音及關公,後因與人發生爭執,廟被火燒一空。 咸豐10年
后厝龍鳳宮
「龍鳳宮」 充滿美感的宗教、藝術之旅!龍鳳宮正式創建於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主祀天上聖母,香火鼎盛,與中港慈裕宮號稱內外媽祖,慈裕宮稱內媽祖,龍鳳宮則為外媽祖。 歷史悠久的龍鳯宮可說是座寶藏處處的殿堂呢!廟宇建築的最大特色是136尺、約12層樓高的宏偉媽祖塑像,天氣晴朗時從塑像頂部眺望,可
中山堂&中正館
頭份鎮的人口眾多,向來是苗栗縣的工商重鎮,但早期並無適合的藝文演藝場所,鎮民若想欣賞文化展演,必需前往苗栗市或新竹。有鑑於此,鎮公所向文建會申請經費,並擇定頭份鎮鎮公所旁的中山堂及中正館加以整修,成為頭份鎮設備齊全的展演場所。 中山堂的所在地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經過整修後,設備相當完善,舞台、音響、
半天寮好望角
後龍好望角位處濱海山丘制高點,居高臨下所望去的數拾公里港灣之美以及潮起、潮落、白浪滔滔一望無際的海洋,更有「日出」、「日落」之美,尤以「好望角觀日落」更為壯觀迷人。
鳳龍山觀音寺
本寺位於三義鄉鯉魚村,溯雙坑溪而上,有松蒼柏綠之雙峰對峙,儼若鳳龍之交會,故名為鳳龍山。 山內又有鶯飛碟舞之情人谷,假日,聞其名探其勝者,紛至沓來,或攜手徜徉,或駐足靜觀,皆樂此山水,以修身養性。 傳說百年前原為蔓草荒煙之鳳龍山,於黎明曉初或落日餘暉之際,常見三少女身被白紗,翩然飄逸於懸崖峭壁間,見
南昌宮
座落於南湖村,傍台三號公路西側,主祀關聖帝君。「廣泰成」總墾號成立後,館內奉祀關聖帝君以庇佑墾務順利發展。民國三年左右,廣奉成墾業結束,捐出廣泰成總館館所興建關帝廟,是為南昌宮前身。
五穀先帝廟
五穀先帝廟位於竹南鎮新南里,主祀神農大帝。其創建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乾隆四年泉州人林耳順,率領閩粵籍墾民三十餘人,與當時盤踞在該地的原住民訂約開墾三角店(今新南里)、田寮一帶,為祈求地方安寧,民富物豐,而興建該宮。 一說是嘉慶二年,由當時業戶張輝揚、張三、王獻等創建,為當地閩粵籍人士所共同信奉膜
天仁茶文化館
天仁茶文化館坐落在竹南的天仁茶文化園區內,是棟兩層樓的建築,室內面積約有200坪左右,館內規劃了親茶走廊、動手認識茶、製茶初體驗、喝茶好健康、茶葉時光隧道、台灣出好茶、茶器薪傳、色彩體會中國茶、世界品茶趣、跟著天仁足跡走等十個主題展區,包含了茶葉的基本認識,以及從古到今、由台灣到世界的茶文化,這些內
風美溪與神仙谷
神仙谷位於東河溪上游支流的風美溪、比林溪匯流處,強大的溪水沖擊力,造成岩盤間數十公尺的落差,而有流泉飛瀑的美麗景致,步道入口就位在苗21線旁,只需五分鐘路程就可抵達。同時,可透過神仙谷吊橋連接對岸的石門步道。吊橋兩端除了有寬敞的觀景台,也以泰雅傳統圖騰裝飾。
木頭窯
經過寧靜的土地廟,繞過百年樟樹、軟毛柿共生的大樹,就是造橋當地著名的陶藝工作室「木頭窯」。邁入22個年頭的木頭窯,不只是一家鄉間陶藝工作坊,多年來創作之餘,也積極推廣陶藝文化教育;負責人徐連斌自小接觸陶藝,師承陳煥堂、李淳雄、徐啟灥、蔡俊偉老師,其陶藝作品在多項比賽中榮獲佳績。為讓民眾深入了解「陶之
和豐農園
和豐農園主要經營幸水梨、豐水梨等高接梨的栽植,農園主人用心經營,產品講究健康原則,採用自然的有機液態肥種植;近來農場更開放觀光服務,以回饋許多支持的鄉親與民眾朋友,共享農村恬靜自然的生活,採果的樂趣。 本園以生產高接幸水梨、豐水梨、新興梨、蜜雪梨及綠竹筍為主,另外栽植櫻花(八重櫻)、茶花等觀賞花類,
石門步道
石門步道串連神仙谷吊橋和石門吊橋,全程約1.5公里,大致平緩好走,可與神仙谷步道串連成環狀健行路線。石門步道的前段屬於石門古道,是昔日鹿場地區原住民下山的路徑。沿途有壯觀的石門峽谷和層疊如千層派的巨岩,風光十分奇特。>>
濟世宮
本宮肇建起於昔日「扒仔岡」境內原有一奉祀觀音菩薩之寺廟,名為「同善寺」。 民國17年,地方善信黃阿海因練筆扶鸞訓乩之故,於同善寺內加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三尊恩主,並由黃氏於寺中起乩扶鷥,濟化眾生,時日既久,乃漸成一帶信民解惑問事,罹病求藥之皈依所在,有求必應,靈驗無比。 民國24年,同善寺
雙峰山
雙峰山座落於銅鑼鄉樟樹村,標高538公尺,全山作開扇倒懸狀,是銅鑼台地的東南隅,原是關刀山山脈的支稜。被三義斷層在南端橫斷後,形成四周低陷,山體凸起的突出地貌,從苗栗平原南望,雙峰並峙,竣峭美麗,拔地而起,氣勢雄偉。 雙峰山昔列為苗栗八大景之一。已故「栗社」詩人賴江質曾以「雙峰筆架現文光」讚譽其美,
金龍窯
金龍窯以傳統窯業起家,平日生產以酒甕、水缸、花器、生活陶等器具為主,設廠迄今,已歷二十餘寒暑。 早年李依伍先生由福州渡海來台創業,傳經第二代李銘銡、李昭清、李昭春兄弟成立金龍窯,現已傳至第三代李錦明、李榮國堂兄弟。仍沿襲傳統,以手工拉胚、造型為主要產品。 民國六十年代興起的裝飾陶瓷業,幾乎取代了傳統
日新島
日新島面積有3公頃大,和鴛鴦島、海棠島合稱為明德水庫裡的湖中三島。北岸126縣道連接的「壹號吊橋」是進入日新島的主要入口,步行在吊橋上,可由橋上直視湖面,享受凌空渡潭的樂趣,安全中帶有幾分驚險。吊橋上,視野良好,景色優美。 進入日新島內,四面環湖,視野寬闊,置身其間可盡覽明德水庫的瀲豔水波和空蒙山色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
園區依基地所在的丘陵起伏地形設計,規劃有戶外空間、主展館區及附屬設施,以廣場及環繞基地四周的步道動線將區域作和緩的連結,同時將建築物視為整體景觀的一部分,園區等相關設施被水與綠景紋路所構成的人工山丘所包覆,創造出梯田景觀的意象。
苑港觀光漁港
舊名苑裡港,因位於苑裡溪出海口而得名,是繼土地公港後,為本地區出入港口。蔡振豐《苑裏志》記載苑裡港稍寬且深無窒礙,故停泊商船多,桅檣林立,舟人蟻附,苑港停舟列入蓬山八景之一,日治以後禁與中國通航,因而沒落。民國八十年左右建設為觀光漁港,提供遊客海鮮小吃、海釣、牽罟等休閒活動。 「苑港觀光漁港」位於苑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