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新竹峨眉老街
    位於峨眉鄉精華地帶的峨眉老街,在連續幾次的市容修整後,雖已不復見過往的舊時風華,但在街頭處靜默矗立的的「峨眉國小」與「建成餅店」,卻仍透露出了老街與眾不同的百年底韻。 興建於日治時代的峨眉國小,至今仍保有一座存放建校元年日皇親賜詔令的保險櫃以及紀念創校師長的歷史碑誌及百年水井紀念地,是一間別具時代意
  • 惠森自然休閒農場
    位於北埔鄉西南丘陵的惠森自然休閒農場,於1990年成立,全區面積計30公頃,結合本土文化及養生醫學,建立有機農場示範區。農場從事生產靈芝菌絲、MOA自然農法推廣等,並提供養生、人文、生態之旅及餐宿。
  • 峨眉‧水濂洞
    位於獅尾長生橋旁,是獅頭山上最大的天然岩洞,由於山泉由上而下垂漣於石壁前而名之;洞前有溪水流經,淙淙流水聲如梵音不絕,而又稱梵音寺。主祀釋迦摩尼佛、觀音菩薩。
  • 芎林呈甘橋及捐題碑
    呈甘石橋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818年(嘉慶23)間由林先坤及徐熙振所建造的木橋,經多次改建。到1924年由當時地方熱心人士呈星公與甘照財的捐獻下改建成今日石橋風貌。石橋不但有歷史,構造亦具特色,足以代表時代工藝,原來的橋欄杆也很有美感,完成後還立了一個紀念碑,名為「興建呈甘橋捐題碑」,可說是新竹縣現存
  • 新竹高爾夫俱樂部
    桃竹苗區歷史最悠久,亦是台灣首座擁有27個球洞的標準高球場,時有國際比賽舉辦,場內遍植杉柏,球道分布於茂密蓊鬱的松林中,為球友最佳的遮蔭場所,球場可俯視台灣海峽,景致優美居全新豐鄉之冠。
  • 綠光小學
    馬武督探險森林和電視製作公司合作搭建的綠光小學,是為了偶像劇《綠光森林》量身打造而成,綠光小學是女主角兒時教學的地方,為了不破壞當地的林相和自然生態,耗費一番工夫才終告完成。徜徉森林之中,陽光從森林頂端灑落,柔和散落一地金粉,木造的綠光小學籠罩在如夢似幻的光暈下,四周環繞著高聳參天的樹木,讓人不禁幻
  • 九讚頭文化協會
    九讚頭文化協會是位於新竹縣橫山地區的一個小型地方性社團,文化協會創辦至今已有11年的歷史,屬非營利組織(NPO),協會最出的用意是舉辦一些公益性活動,讓在地人能更了解在地人,而其協會以舉辦夏日學堂、冬日學堂等學習性活動而頗具各方好評,並規劃以草編展示、山水林相導覽(生態教育)等作為具體內容。現階段延
  • 歷史最悠久‧新豐高爾夫球場
    桃竹苗區歷史最悠久,亦是台灣首座擁有27個球洞的標準高球場,時有國際比賽舉辦,場內遍植杉柏,球道分布於茂密蓊鬱的松林中,為球友最佳的遮蔭場所,球場可俯視台灣海峽,景致優美居全新豐鄉之冠。
  • 美式風格‧東方日星高爾夫球場
    由世界名將李‧屈維諾(LEE TREVINO)所設計,富美式風格,標準桿72桿,1999年獲高爾夫文摘評選為全省15大球場之一,1999年獲DAVIDOFF評選為亞洲30大球場之一。
  • 分享與榮耀
    ★★新竹縣尖石鄉五大原住民特色伴手禮★★泰雅族獵人會把第一次獵物的獸角配掛在身上,以獲得族人尊重的「榮譽」,獵物則會「分享」給每一個參與打獵的族人。
  • 百年歷史‧新埔民俗手藝紙糊店
      目前新埔中正路上僅剩已有百餘年歷史傳五代的「新埔民俗手藝店」仍堅守著紙糊工藝,劉家父子長年接受訂單,製作燈籠及各種婚喪喜慶所需的裝置物,非常精緻,所以仍有許多廟會、節慶的老主顧,而店裡出品的各種面具、人偶、獅頭,維妙維肖。紙糊在新埔是一項十分獨特的民間技藝,需要有雕塑、繪畫、服飾、色彩等綜合性美
  • 縣定古蹟‧鄭氏祠堂
    歷史沿革關西位於新竹市的東北,為鳳山溪上游重要的城鎮。在清初漢人入墾之前,此地屬於平埔族竹塹社居棲之處。漢人約在嘉慶、道光年間,大體上是從新竹平原循鳳山溪而上進行拓墾,關西是出入內山要津,乃設隘守護。關西市街包括老街與新街,老街始建於嘉慶17年(1812),新街即咸菜硼,創設於道光2年(1822)。
  • 內灣妖怪郵便局
    位於內灣老街內的妖怪郵便局,與南投妖怪村一樣,由於採用日式建築,且店內有許多創意有趣的糖果以及妖怪相關的商品,因此到了假日經常人滿為患,喜歡日式風格或妖怪商品可以來此看看!
  • 竹嵐園
    艾粄丸子是竹嵐園的特色米食,艾粄是以在來米、糯米各半的比例混合泡水後,磨漿及壓乾,加入煮熟爛的艾草及糖搓揉製成。原本是於清明時節做祭祖用,經林老闆巧思包裝,將它提供給遊客做DIY艾粄丸子。丸子可自行捏成各式形狀,丸子成型後,可火烤、水煮,並沾上各式客家風味醬料食用,兼具多樣口味性及趣味性。另外這裡尚
  • 藥師佛禪寺
    寺內供奉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日光普照菩薩及月光普照菩薩脅侍兩側,並有三寶佛、四大天王護法及六十本命菩薩,歡迎蒞臨拜佛參訪、點燈、求籤。
  • 新埔義勇廟
    「義勇廟」位於新埔國小旁,林爽文之亂時,新埔居民組義民軍攻打大嵙崁(今大溪),以防止閩人南助林爽文,當初戰死者以牛車運回新埔,行經此地時(此地原有一亂葬崗),因車困牛乏,即於此草草掩埋葬於今廟前。道光年間聚葬成一大塚名為義民爺墓,光緒二年改建為「集義亭」,民國63年重建為「義勇廟」,並將塚遷於廟後方
  • 金錦山義民廟
    宏觀廟宇,燕尾瓢稜,高聳雲天,雕梁畫棟,美侖美奐,煥然一新。後座,龍脈聳然,森林茂密,蒼翠欲滴。前瞻,羅浮公路、壽桃山,背山面水,風景清幽雅緻,茶花馥郁清香,四季溫暖如春,眾神從茲,威靈益顯,爐香鼎熾。一樓主祀義民爺,左協祀註生娘娘,右協祀城隍爺。貳樓主祀觀音娘,左協祀關聖帝君,右協祀神農大地。此乃
  • 新竹區漁會 金發號漁筏
    三月中旬至六月中旬「魩仔魚」產季在天未亮以新豐海域三海哩內的範圍捕撈,漁家出海作業時都有自用的漁筏,約上午10點到12點回來,立即採現場處理,濕的「魩仔魚」一定要在現場購買才新鮮,也有供售乾燥魚,雖有乾燥處理其保存期限約只有兩星期;另六月中旬至九月下旬急凍處理的小管與丁香魚因為每天都有出海作業,平日
  • 內灣
    內灣支線在1944年日據時代就開工,但因為戰爭而停工,1946年重新動工,1947年通車到竹東,1949年竹東開工,1951年通車到內灣,全長約28公里,全線有十個站,原先通行普通車,1998年改為柴油客車,建造的目的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增加,運過木材、煤礦、石灰礦、水泥、玻璃、化學原料、旅客等。 2
  • 鄧雨賢音樂文化紀念園區
    精通樂曲的「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於1906年生於龍潭,1940年遷至芎林,1944年與世長辭,得年39歲。他創作歌曲無數,如「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至今仍傳唱不歇,地方為感念他,特興建音樂文化公園。鄧雨賢的曾祖父鄧兆熊是前清的秀才,住在芎林鄉,為文林閣的創始人,寺內佈置鄧雨賢的書面紀念展示等
  • 照門休閒農業區‧九芎湖步道
    九芎湖風景區為一野溪集水區,區內水源充沛,特別涼爽舒適,漫步其中可見豐富植被。步道主要路線為九福步道與觀南步道,欲將全區美景一次收覽,不妨由明池上九福步道,經觀南步道至鴛鴦池。
  • 老湖口天主堂文物館
    位於湖口老街旁的天主堂是在火車遷站之後,由義大利耶穌會滿思謙神父於1959年在原址所籌建。曾為湖口地區天主教信仰的中心,與老街另一端點的古蹟三元宮遙遙相對,共同見證老街一帶的發展史。天主堂的洗石子牆面、彩色拼貼玻璃與拔尖的十字架為其建築立面主要元素,具有時代特色。1993年因停止所有教會活動,而廢棄
  • 梅后蔓瀑布
    梅后蔓瀑布因鮮少人知道,所以未受人為破壞,使瀑布保存了最原始的自然生態之美。您只要造訪過一次,便會深深感受到心曠神怡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