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芎林呈甘橋及捐題碑
    呈甘石橋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818年(嘉慶23)間由林先坤及徐熙振所建造的木橋,經多次改建。到1924年由當時地方熱心人士呈星公與甘照財的捐獻下改建成今日石橋風貌。石橋不但有歷史,構造亦具特色,足以代表時代工藝,原來的橋欄杆也很有美感,完成後還立了一個紀念碑,名為「興建呈甘橋捐題碑」,可說是新竹縣現存
  • 鐵馬經銷維修出租站-雲雀山莊
    佔地九甲多,而目前只使用了約二甲,擁有大型停車場,有觀景亭、有美食咖啡、有生態園區、有露營專用場地及相關設施,還有兒童戲水區等。在柑橘產季還可以親自採果,山莊飼養的土雞,味美肉質佳,手工摃丸Q中帶有彈性,除了在餐廳品嚐或露營時自己料理之外,還可以外帶。將逐漸增加其他休閒設備及項目。是休憩、露營、研究
  • 竹北六張犁忠孝堂
    民俗公園忠孝堂位於東平里18號,具有百年歷史,原為老屋彭城公派下所有,後轉讓林先坤第六房派下,為前縣長林光華先生祖宅,日治時期因風水考量於原圍牆內加建一道圍牆,成兩道圍牆的形式,正廳保留原有格局,但左右橫屋均以改建。
  • 九芎湖周家庄農場
    位於照門里的九芎湖休閒農場內,本區域是水保局規劃轉型成功的示範農村,客家人將凹地稱之為「湖」,故九芎湖為一處地名並不是真正的湖泊,進入「周家庄觀光農場」一眼望去是無盡的綠,身處於此就好似一處綠森林,更成為新竹地區最悠閒、清新的後花園。
  • 縣定古蹟‧上枋寮劉宅
    劉氏第十一世祖劉瑞閣之妻詹氏攜其三子劉延轉、劉延臼、劉延楹, 由廣東省饒平縣楊康鄉渡海來臺﹐暫居於鹽水港(今新竹市香山地區)一帶。長子劉延轉,字學悟,於枋寮開基立業,於1781年仿照原鄉住居形式興建一座四合院祖堂,由於屋分前、後堂,故又名「雙堂屋」,當時建築僅以土埆築牆、茅草鋪頂,約於1862年重修
  • 鳥嘴山露營場
    鳥嘴山露營場位於鳥嘴山上頭底下,離鳥嘴山登山口邊,登鳥嘴山來回約1小時可完成。景點視野廣闊,天氣好可遠望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場地邊陵線除登鳥嘴山,依陵線連接可達大窩山、比林山及白蘭部落尤命巨木群(神木)。白蘭部落以雲海著名,在場觀賞雲海位置佳,泰雅壯年平時工作開怪手,種高冷蔬菜,是打獵狩獵的高手。本
  • 傳統盛宴‧賽夏族矮靈祭
    五峰鄉大隘村的居民以北賽夏族為主,是台灣原住民九族中人數最少的一族,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矮靈祭,是賽夏族世代相傳的祭典,傳說至今已有五百餘年歷史,是賽夏族最重要的祭典,因儀式保存完整,特別具有傳奇的神秘色彩。祭典進行時間長達三天三夜,概分為「迎靈、娛靈、逐靈」三大部分。大隘矮靈祭典廣場以大片的竹瓦屋建成
  • 姜氏故居‧天水堂
    創建於清道光12年(西元1832年)的姜氏故居天水堂,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是開拓北埔的大功臣,首任總墾戶姜秀鑾的故居,因姜氏的郡望堂號為天水郡,故名天水堂。天水堂以秀巒山為樂山,形勢穩定優美,為三合院格局。門樓燕尾造型,且台階有特大台面,號稱全台最優美門樓之一,內埕以石板鋪成,外埕則就地取材,以鵝卵石
  • 橫山‧廣濟宮
    穿過蜿蜒小巷,眼前突然豁然開朗,廣濟宮,座落於老街的端點上,是村內居民的信仰中心,早期因該村地處偏遠長年遭受生蕃猛獸侵害,村民乃奉迎褒忠義民爺,設廟祈求平安,目前宮內增加了開漳聖王、天上聖母以及三官大帝,滿足了人民的信仰。
  • 內灣‧林業展示館
    內灣擁有豐富林業資源,曾是林業的發展重鎮,在林業興盛時期,林務局於此設立工作站,吸引上千伐木人潮,帶動商業發展,而有「小上海」美名。隨著產業沒落、煤礦業興起後,如今工作站已走入歷史,便將工作站改型成為「林業展示館」。有感於林業對內灣的貢獻,館內規劃以靜態圖片解說,與內灣知名人物「大嬸婆」帶領訪者認識
  • 新竹峨眉老街
    位於峨眉鄉精華地帶的峨眉老街,在連續幾次的市容修整後,雖已不復見過往的舊時風華,但在街頭處靜默矗立的的「峨眉國小」與「建成餅店」,卻仍透露出了老街與眾不同的百年底韻。 興建於日治時代的峨眉國小,至今仍保有一座存放建校元年日皇親賜詔令的保險櫃以及紀念創校師長的歷史碑誌及百年水井紀念地,是一間別具時代意
  • 新埔義勇廟
    「義勇廟」位於新埔國小旁,林爽文之亂時,新埔居民組義民軍攻打大嵙崁(今大溪),以防止閩人南助林爽文,當初戰死者以牛車運回新埔,行經此地時(此地原有一亂葬崗),因車困牛乏,即於此草草掩埋葬於今廟前。道光年間聚葬成一大塚名為義民爺墓,光緒二年改建為「集義亭」,民國63年重建為「義勇廟」,並將塚遷於廟後方
  • 鏗鏘有力‧長茂打鐵店
      三十多年前台灣還處於農業社會,那時的新埔有七、八家打鐵店,每一家生意都應接不暇,因為不管生活工具、農耕器具,很多都要靠鐵店。但是進入工業社會之後,一家一家關門了,現在的新埔,僅存兩家鐵店,生意也不若往昔。已經經營九十幾年的長茂鐵店,是祖傳三代的祖業,現在是由60歲的張廷燕接手,執著於祖先遺訓的他
  • 吳天祐紀念碑
    竹東國小的運動場旁,有座高聳的紀念碑,石碑的正面是刻著:「儒醫吳天祐先生之紀念碑」,是吳天祐先生的子息為他建立的紀念碑。竹東街至日治昭和年代初,人口尚不多,居民僅聚於現在竹東警察分局或惠昌宮附近一帶,所以竹東國小(竹東公學校)的運動場,還是設在竹東國小的校門前的地方,也就是現今的東寧路、長春路上,隔
  • 和平部落休閒農業區
    五峰鄉之原住民仍以麥巴來稱呼和平社區,為五峰泰雅族四個發源部落之一,有10餘處天然的瀑布可做SPA,行走在林木蓊鬱的步道,吸收芬多精,令人心曠神怡,是五峰新興的觀光勝地,當地石蓮花、牧草美食和高冷蔬果深獲遊客喜愛。在五峰鄉和平部落農業休閒地區裡,最大的特點就是保有泰雅族原始文化,甚至還以當地竹林特產
  • 峨眉‧水濂洞
    位於獅尾長生橋旁,是獅頭山上最大的天然岩洞,由於山泉由上而下垂漣於石壁前而名之;洞前有溪水流經,淙淙流水聲如梵音不絕,而又稱梵音寺。主祀釋迦摩尼佛、觀音菩薩。
  • 新埔文昌祠
    新埔文昌祠建於道光年間,是新竹縣三所文昌廟之一,光緒年間因老舊而重建,重建之祠,書房兼廟堂,更為新埔甚早即有文明氣質之代表建築。民國初年因文昌祠突然失火而付之一炬,於是再於民國八十四年,積極重建。文昌主祭文昌帝君、文魁帝君、朱衣神君、文衡聖帝與孚佑帝君五大帝,屬道教之多神主義。
  • 紅毛港紅樹林自行車道
    於民國91年開始施工的沿海自行車步道,沿途經新豐鄉多處觀光休閒區如坡頭漁港、紅樹林遊憩區、朴樹林等,讓民眾騎自行車便可抵新豐鄉各景點,沿途還可欣賞海岸之美。
  • 新寶觀光果園
    新寶觀光果園位於新埔鎮,離北二高芎林交流道約4公里,交通非常方便,並備有大型停車場。果園開放採果,設有果園步道、烤肉區、賞蓮區、網室有機蔬菜,並有各種農特產品展售。本果園風景怡人、秀麗幽雅,在瀏覽園區的同時,能提供果樹戶外教學,不但能得到採果樂,更能吸收種植果樹的各項知識。
  • 台灣紅茶文物館
    1920年代,世界紅茶風行與紅茶市場崛起,台灣總督府以新竹州為主要輔導區發展台灣紅茶;關西由於氣候與地形優良,製茶業蓬勃發展,具規模之茶廠就有廿多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關西羅家。羅家於1928年成立第一家茶廠「馬武督茶業組合」,1933年於赤柯山上成立「赤柯山茶業組合」,擁有二百多甲茶園,為當時羅
  • 金獅寺步道
    「金獅寺步道」因緊臨名剎「金獅寺」而聞名,位於湖口村6鄰。昔日是新埔到湖口農產品運輸之重要古道,原為羊腸小徑,經水保局第一工程所於86年6月規劃成為一排排大圓石砌成的步道。此一步道特點為沿途除了夾道的原始林及竹林外,入口處尚有私人花園「中華文化城」供人免費參觀,花園前的一大片野薑花沼澤地,每逢夏天一
  • 【新竹新埔】森林鳥花園 遛小孩+親子同遊♥讓小孩嗨翻天的快樂鳥花園
    2014.09.06 假日 艷陽高照 天氣非常的晴朗,沒走幾步路就會汗流浹背的日子 每次出遊都因為我們比較晚起所以晚出發 以致於抵達時都已經下午兩點多了
  • 內灣
    內灣支線在1944年日據時代就開工,但因為戰爭而停工,1946年重新動工,1947年通車到竹東,1949年竹東開工,1951年通車到內灣,全長約28公里,全線有十個站,原先通行普通車,1998年改為柴油客車,建造的目的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增加,運過木材、煤礦、石灰礦、水泥、玻璃、化學原料、旅客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