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樟樹湖觀光果園暨茶園
    觀光果園擁有豐碩的農產,適合親子一同前往,寓教於樂,意義非凡!
  • 青年嶺步道
    燕子崖岩壁寬度約40公尺,壁上經風蝕而行成橫條紋,密佈著整齊細孔。春夏時節,毛腳燕嘴上唌著泥土,在瀑布底下來回「抄水」,沾濕泥土並在岩壁上築巢,身姿曼妙。雨季行走崖下山徑,水勢自崖下瀉下,宛若走在水濂洞中。過了千年蝙蝠洞通往好漢坡,一路拾級而上,對體力是一大考驗。
  • 民番界碑
    民番界碑為清康熙以後界定山地與平地之界碑,原有6座,「梅山民番界碑」為碩果僅存之處。在康熙末業時,嘉義沿山地區,屬於原住民的生活領域。清雍正初,梅山尚無番人先住,很容成為漢人入墾的缺口。明鄭以來,先批渡海來台的漢人,在嘉南平原沃野,從事墾荒及聚落的建立,吸引更多移民。因此,此時由原鄉渡海來台的移民,
  • 清水溪觀景台
    921地震後建亭,從此處可遠眺清水溪堰塞景觀。倒交山和堀沓山在此相望。此地曾因四次崩塌造成草嶺潭。分別為民前55,民國30年,民國68年和民國88年之921地震。
  • 慧山岩
    慧山岩多次翻修後,於10年前終於安奉於目前的現址,宮中主奉觀世音菩薩。
  • 巃頂步道
    阿里山日出聞名中外,過去欣賞日出都必須長途跋涉到祝山觀日平台。其實,巃頂步道的觀日平台,壯觀遼闊的視野,絲毫不遜於祝山,且只有一半的上山路程,因為日出的相對位置差不多,日出時間也只比祝山晚幾秒而已。如果不想走太長旅程的人,巃頂步道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巃頂步道是一條長約700公尺的休閒步道,來回約40分
  • 台灣肖楠母樹林
    一片蓊鬱的純肖楠母樹林,種植於日據時代。
  • 南布袋濕地
    南布袋濕地,觀賞侯鳥姿舞飛揚!南布袋濕地位於嘉義縣布袋鎮市區南側的閒置鹽田內,昔日屬於布袋鹽場的六區鹽田所在地,整體面積(含潟湖水域)約達1,385公頃,北接西濱聯絡道和贊寮溝,東臨台十七道路和布袋國中,南側跨越龍宮溪至台17道路,西側以潟湖水域為界。 南布袋濕地在數百年前,原是倒風內海之潟湖淺水域
  • 豐山觀景台
    由此亭上向西北望之,蛟龍溪、石鼓盤溪相交、北方乾坑溪來會,形成3溪匯集,此為清水溪的上游。平時可見大石疊疊,雨季時氣勢磅礡。
  • 福山古道
    福山古道的前段又稱達那巴娃那古道,步道大致與柏油路平行,視野寬廣,可遠眺曾文溪谷、特富野聚落。後段是生態觀察的精華區,全程蜿蜒於海拔1000-1400公尺的密林與溪谷,景觀原始豐富,不僅植物林相豐美,鳥聲蟲鳴更是不絕於耳。中低海拔的鳥類,如五色鳥、藪鳥、山紅頭、冠羽畫眉、白耳畫眉,經常探出頭來探望,
  • 千年蝙蝠洞
    岩性為層狀砂頁岩,岩面上形成蜂窩似的洞口,最大的洞口寬約50公分,深約60公分,是昔日蝙蝠棲息的場所,故稱為「蝙蝠洞」。可惜蝙蝠早已失去蹤影了。
  • 迷糊步道
    原稱米洋溪步道,全長約2.3公里,蜿蜒米洋溪畔,天性開朗的鄒族村民取「米」、「湖」(底)諧音,命名為「迷糊步道」。步道裡有多處涼亭,雨季時節小坐片刻,聽溪水潺潺,十分舒爽;即非雨季,竹林步道裡亦充滿涼蔭,走來輕鬆暢快。北側出口在台18線66k處,景觀優美,並設有停車場及廁所;南側出口在阿里山戶政事務
  • 山羊路步道
    此步道保留原始風貌,原始林、竹林、溪流、飛瀑,穿越其間,令人覺得分外清爽,隨著步道向前邁進,可觀賞到雲潭瀑布之第三層及第二層瀑布,所以呢!步道的另一端就是與瑞里雲潭瀑布相連接,是觀瀑的好去處。
  • 砌石梯田
    為讓山坡上的泥土更加穩固,以便栽種,每塊田地外圍、外牆都用原石一粒粒的推砌而成,經過一百年的風吹雨淋,依舊穩如泰山。
  • 進學步道
    由賴坤陽的家旁小徑繼續往前,可抵達10幾戶人家的小村子。地名係因後來才有人遷移居住的村子。由此亦能通往瑞里,從警光山莊出來,行程約2小時。
  • 象山
    根據當地人的經驗,早年,只要天氣好時,聽到象山發出轟隆聲,就知道天氣可能要變壞了;反之天氣壞時,聽到轟隆聲,天氣就變好了。這是山上地質的土石鬆動,造成落石容易滾動的結果。如今落石掉落的差不多,就少有這種情形發生了,也有人說是因為汽機車太多,聲音太大,落石的聲音才難以聽到。
  • 竹坑溪步道
    整座山區地形落差很大,水文繁盛,有壯觀的龍宮瀑布、生毛樹瀑布、雷音瀑布群等,沿步道經過吊橋高達12座,每一座吊橋造型及長度不同,值得親身體驗五官都領受的感動。
  • 雲潭瀑布
    「雲潭瀑布」有瑞里第一景之稱,須登617多個石階方抵達。瀑布分三層(底部的第三層瀑布因棧橋損毀,無法前往),高約200公尺,瀑水由巨石縫隙傾瀉而下。
  • 石鼓盤觀光大橋
    此橋採單跨徑提籃式鋼拱橋設計,橋長140公尺,中間不落墩,兩側橋台採沉箱基礎,中央吊索分隔雙向各1個車道及人行步道,兩端引道長達280公尺,淨寬7.5公尺,為整個嘉義縣最長段跨距的橋樑,連結鄰近的土石流公園,規劃出主題式觀光景點,夜間千變萬化的橋體燈光,照亮幽靜山谷,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 鳥占亭步道
    步道上空常有「占卜鳥」繡眼畫眉盤旋覓食,依鄒族傳說,族人早期打獵或出征前,都要在當地涼亭聽清晨第一聲鳥鳴,如果叫聲很急促,代表不祥預兆,不宜出門,這種聽鳥聲占卜儀式,是鄒族長久來遵循傳統,因而取名「鳥占亭步道」。步道位在海拔一千一百餘公尺高山,兩側林木扶疏,綠意盎然,倘佯其中,吸取森林中的芬多精,步
  • 魍港太聖宮
    太聖宮位在好美里境內,原是一處鄉內漁民出海時、祈求平安的祭拜場所,宮內供奉的是漁民的守護神—媽祖。太聖宮的媽祖神像經過教育部鑑定,屬於明末時期的媽祖神像,歷史長達三百多年,極具保護價值,也因為如此,太聖宮不僅受到當地信徒的景仰,也是海內外各地善男信女爭睹的珍貴古蹟。
  • 五奇之日出
    由於地球公轉之故,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小笠原山觀景台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