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Code : 001011
基隆
台北
新北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台南
高雄
屏東
宜蘭
花蓮
台東
澎湖
金門
馬祖
旅遊景點
布袋港潮間帶休閒生態館
本店創始於2005年5月,其經營方式是將在地的產業轉化成可供遊客欣賞、了解、消費的地方,將庭院分設成外部與內部兩區項,外部以當地產物(蚵殼)來做裝置藝術,讓在地人與遊客可以感受到原來蚵殼也可以那樣美,並可以搭乘觀光巴士實際體驗海上觀光的樂趣;內部則以天然漂流木貝殼佈置的休閒空間、展示空間,讓遊客有個
綠盈牧場
光華賞螢步道
福華步道約2公里,北段是光華古汗道整建,南段以螢火蟲復育聞名,沿途福山林、竹林交錯,除可欣賞茶園風光,還可見石輪、紙寮等當年造紙遺跡。春末夏初的夜晚,此處的螢火蟲飛舞閃爍於草叢間,讓人彷彿置身波瀾壯闊的螢光海,星光點點與螢光相映照,十分浪漫。遊客可在步道中段的涼亭小座,傾聽蟲鳴蛙叫,感受頂笨仔聚落的
出水坑步道
步道全長約1400公尺,部分與早期青石階砌成的古汗道相疊,沿線孟宗竹及桂竹茂盛,行走其間,常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有趣景象。步道終點處稜線海拔約1200公尺,茶園綿延,視野寬廣風景優美,山巒層疊雲霧繚繞,偶見壯闊雲瀑在山谷間緩緩流動,佇立眺望雲霧後忽隱忽現的瑞里山城,彷彿人間仙境。
東石先天宮
先天宮王爺護佑,民俗慶典傳百年!先天宮是東石漁民的信仰中心,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面海而建,外觀雄偉壯麗。廟中供奉五府千歲,5年一度的王船祭,是最重要的祭典,主要紀念當年從外傘頂洲迎接而來的王船。而元宵猜燈謎一連舉辦三天,獎品豐富,也有百年歷史。
布袋嘉應廟
廟立三百年,歷史永流傳(正在整修)布袋鎮有兩座嘉應廟,一是有「燒王船」習俗的布袋嘉應廟;一是每年舉辦「衝水路迎客王」的新塭嘉應廟。布袋嘉應廟每逢祈安建醮時,舉行「燒王船」祭儀,酬神祈安的祭典相當隆重,往往吸引遊客前往觀光。到布袋嘉應廟進香,還可以到廟前不遠的小巷裡探訪「日本貞愛親王殿下登陸台灣紀念碑
碧湖觀景台
碧湖山觀光園平日雲騰霧繞,景象變化萬端,每年1、2月之際,常有壯闊雲海出現,在此設有一座現代化觀景涼亭及停車場,供遊客賞景休憩之用,為了使碧湖的景觀更加秀麗,碧湖的茶區經逐步完成線纜地下化的工程。俯瞰碧湖茶區,放眼望去看不到一根的電線桿,有的只有是錯落有致的茶園,和環繞山頭的朵朵雲靄,成為當地觀賞日
瑞太古道
從瑞里進入瑞太古道,在走過了忘憂林之後,林相變得複雜多樣,生態也跟著豐饒起來。途中可發現麗紋石龍子、冠羽畫眉相繼出來打招呼,遠處也會傳來各式鳥鳴,森林剎時熱鬧了起來。古道在抹油坑與回頭嶺之間分成兩支段,並形成一個環形步道。抹油坑、英雄坡、魔窟石洞到回頭嶺這一段,是始建於1870年代的古道,步道較陡,
布袋漁港觀光魚市
布袋港舊稱布袋嘴,因地形酷似一只布袋而得名,港口的開發早在鄭成功時代就已經進行,由於地理位置適中,漁獲資源也相當豐盛,加上較早轉型發展成觀光漁市,至今成為嘉義縣規模最大,人氣也最旺的觀光景點之一。縣政府最近才對布袋港進行整建的工程,原本的漁港也一躍成為具國際化的商港,港區針對觀光及交通2個部分興建,
鰲鼓溼地
鰲鼓溼地是台糖公司在東石之防風林地,因地理位置極佳,北港溪、六腳大排兩溪流在此匯集,加上廢耕農地、魚塭、農墾區、木麻黃林,給予動植物極佳的生存環境。民國98年政府正式公告設立「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超過200種鳥類在此棲息,並受到國際愛鳥人士關注。區內保育鳥類有東方白鸛、黑鸛、黑面琵鷺、
奮起湖文史陳列室-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特別收集日治時期民生物品,有仿古火車頭(26號)、鐵道、鐵路風燈、三色號誌提燈、鐵路專用電話、電器路牌閉塞器、烏龍茶固定器、火車餅模具及古老護膚膏、化妝品、便當盒等,並展出台灣知名畫家梁丹丰及薛清茂等兩位名師對奮起湖的山景、老街、人物影像、景點風光等寫景畫作,讓大眾品賞奮起湖山城寧靜悠閒之美。
祝山
由於地勢突出、視野寬闊,每當日出時分,萬道光芒灑落一地,加上山谷間形成的雲海,蔚為奇觀。多少遊客不遠千里而來,為的就是爭睹這光芒乍現的景致。早在日治時期,祝山即是觀日出的重要景點,惟當時僅能利用步道登上祝山或對高岳。1971年起,林務局開闢祝山林道取代原先的羊腸小徑,但因人車爭道、廢氣污染等衝擊,於
羅馬拼音字跡
拂開石面上的竹葉,可看到一些斑駁刻鑿的英文字母,組成讓人不甚熟悉的羅馬拼音字,拼音字下方可看到阿拉伯數字,這些字跡與數字散佈在數顆巨石上,散發出神秘古老的訊息。據頂笨仔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嘉南表示,協會曾邀請基督長老教會人士前來考察,確認這些羅馬拼音多為人名,而下方所刻之年、月、日則為停留在這兒的日
隙頂農業生產休憩園區步道
在此視野展望良好,可遠眺東邊的玉山和象山等美麗景觀。公路左側可進入觀景步道,還有老鷹峽、名人像等景觀,以及竹林和檜木步道。行程約四十分鐘。
二延平步道
新增的步道從原步道終點的涼亭,再往山上闢建登山木棧道,沿途有竹林、奇石、茶園等不同的風光,並可俯瞰嘉義平原、仁義潭及蘭潭水庫等風景,天氣晴朗時,還可遙望東石與布袋外港,往東可眺望玉山群峰山景。冬季有機會看到雲瀑、雲海,夕陽美景更吸引許多攝影人士專程前往拍照。
北側奮起湖步道-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北側步道週邊景點有奮起湖步道、日本神社、悶柴窯、楓林峽...等景點。奮起湖步道:沿著奮起湖農特產品展售中心旁之步道行走登高,除了至觀景台欣賞奮起湖聚落外,並可接上糕仔崁古道,伴隨著暖帶林相,可享竹林聽濤樂,也可看看早年的日本神社一座3公尺見方的基座平台和石階、石牆等遺跡、或全以石塊堆疊而成的悶柴燒遺
天長地久橋
該橋橫跨八掌溪上游溪谷,在青山綠水襯映下,相當耀眼。不過莫拉克風災過後,八掌溪的激流沖刷「天長」橋的岩壁,因地基逐漸坍塌封閉至今。天長和地久兩座吊橋建於日據時的昭和十二年(1937年),落成時以紀念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和地久節(皇太妃生日)而命名。
貞愛親王殿下登陸記念碑
日人登陸紀念碑,見證史實位於布袋鎮嘉應廟旁前方小巷子內,豎有台灣總督田健治郎書寫「日本貞愛親王殿下登陸台灣紀念碑」,為日本至台出土的紀念文物。原紀念碑是興建於西元1923年,當時為紀念日本貞愛親王率領近衛師團登陸布袋嘴而設。 不過隨著台灣光復後,住在紀念碑後方的蔡家,則把這塊紀念碑當做地基,在民國4
燕子崖
一大片突出的峭壁,壁上經風蝕而形成橫條狀切紋,清晰可見,且密佈著整齊細孔,傳為昔日燕子築巢的地方。崖下有山徑通過,雨季時行走,水勢自崖上瀉下,宛如走在水濂洞中。
海鼠山觀日峰
天氣良好時,從觀日峰的涼亭可以東望草嶺大崩山,向南俯瞰瑞峰村全景。夜晚還能看見嘉義市區夜景。
樟樹湖觀光果園暨茶園
觀光果園擁有豐碩的農產,適合親子一同前往,寓教於樂,意義非凡!
四方竹
因枝幹為四方形而得名,原產於四川峨嵋山,東傳至日本後,1924年再由日本移植到台灣。目前僅溪頭與奮起湖兩地才有,而奮起湖是第一個種植的地方。
雅吾瑪斯步道
近數十年來由於公路的開通,此步道已喪失交通行旅功能,但步道路徑旁的竹林、原始森林、巨藤、老茄苳樹綠意盎然,溪流生態豐富,戰功石記載著驍通善戰的事蹟,值得您前來細細品味漫步。
«
1
2
3
4
5
6
»
©1995 - 2025
HOHO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