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

  • 瑞穗青蓮寺
    瑞穗青蓮寺位於瑞穗鄉瑞美村,是一座已有120多年歷史的古剎。寺內供奉著一座與眾不同的「黑面佛祖」釋迦牟尼佛,是瑞穗鄉民的重要信仰中心。
  • 箭瑛公園
    鳳林鎮大榮里與山興里之間隔著花蓮溪,自古以來枯水期時,這兒僅有一座竹子搭的便橋供人通行。民國66年夏天,因為颱風過境,竹橋被洪水沖毀。當時服務於山興國小的教務主任陳國義與張箭、鄧玉瑛、林寶炫等3位老師為了到校上課,即使河水湍急,他們仍手牽著手打算渡河。不幸在途中失足落水,其中張箭與鄧玉瑛2位老師更不
  • 鳳林客家文物館
    鳳林鎮的客家文物館,位於鳳林公園內,為東部第一座客家文物館,佔地面積雖不大,但館藏相當豐富。一樓介紹花蓮客家人的墾拓紀錄、信仰、交通、生活器具等;二樓則介紹傳統服飾、早期客家耕種農具,例如風鼓機、而字耙、臼等等,特別的是,這些農具皆為當地民眾自發性捐出。此外,客家米食、菜包等的製作與「客家農業開墾三
  • 鳳林校長夢工廠
    這棟座落於鳳林民生街16號,有著相當醒目的木造構造的建築,日據時期為「鳳林支廳長官舍」,曾是鳳林國中第一屆校長張七郎的宿舍。早期鳳林人士投身於台灣教育界、終身奉獻,擔任校長計九十多位,堪稱全台小學校長密度最高的小鎮,素有「校長之鄉」美名。而這棟建築過去因久無人居,幾成廢墟,為傳承並紀念鳳林良好的學風
  • 和南寺
    和南寺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承襲㆖廣㆘欽上人的法脈,不但是東部著名的佛門道場,更是佛教藝術的殿堂。一九六七年開山住持傳慶老和尚翻山越嶺到此修行所建,佛寺依山傍海,俯瞰太平洋,建築風格樸實無華,寺後蒼翠的山巒上聳立一尊鵝黃色的造福觀音塑像,是傳慶大禪師與國際知名的雕塑大師楊英風教授合力完成,可說是國
  • 蕃薯寮
    蕃薯寮位於海岸公路18號橋旁,是東海岸最為獨特的峽谷景觀,在此可以觀賞到公路兩側,因不同地質在溪流的堆積及切割作用下,形成對比明顯的地形景觀。公路西側是低緩起伏的山丘及河谷,曲流穿行期間,平坦的河階地上,散布著農田及農舍;而流經18號橋的蕃薯寮溪兩側,則為深達近百公尺的陡峭峽谷,形勢猶如太魯閣峽谷;
  • 北回歸線地標
    1933年,日本人在瑞穗火車站西側(北緯23度27分4秒51)建造了一座北回歸線地標,而這座北回歸線地標成為當時遊客前來遊玩的重要據點。爾後,1981因東線鐵路拓寬而將其拆遷至舞鶴台地,重新建造。有趣的是,新的北回歸線地標造型優美,景色俱佳,當然,這裡也已經成為遊客來瑞穗觀光時的必到之處。 如果您有
  • 蓮花池
    蓮花池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內唯一的天然高山湖泊,位於中橫公路迴頭彎對岸的朝墩山尾稜,依傍陶塞溪谷山崖北行可至,海拔高度1180公尺,外圍直徑500多公尺,日據時期太魯閣族人稱它為『天潭』,因當時池中開滿布袋蓮,遂更名為蓮花池。後因榮民在池裡放飼草魚,布袋蓮就逐漸枯死;加上水池滲漏嚴重,常只剩下一窪水
  • 羅山遊憩區暨遊客中心
    羅山遊憩區位於富里鄉羅山村,這是一個位於海岸山脈旁的小農村,居民以客家人為主,約佔80%,其餘20%則為閩南人及平埔族人。鑑於羅山村內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將此區內的各遊憩據點加以整合,規劃成一處遊憩區。
  • 新城天主堂
    隱身於新城鄉巷弄之間的天主堂,外型類似諾亞方舟,特別的是它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新城神社,包含兩種不同信仰的建築,因著歷史的演變與神父的智慧,進而相融相生。到了新城公園,看到牌樓後(原為神社的第一鳥居),向左轉直走到底,就會看到神社的第二鳥居,上頭寫著「天主教會」,從鳥居望向參拜道,兩旁花木扶疏,清淨幽
  • 月眉山步道
    月眉山步道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屬於海岸山脈北段低海拔森林,是海岸山脈上唯一的國家步道。月眉山步道原是當地居民的產業道路,步道南段平緩易行、北段森林原始天然、生態資源豐富,因開發較晚,仍然存有低海拔闊葉林生態的樣貌,是一個可提供自然生態體驗與教學的步道。
  • 月洞遊憩區
    月洞位於花蓮縣豐濱鄉,在石梯坪之南距港口村約一公里,是一個天然的鐘乳石洞穴,也是港口部落原住民眼中的一塊淨地;洞中有積水成湖大約五公尺,湖水會隨著月亮盈虧而漲落,所以稱作「月洞」,又名「月井」;傳說湖中有許多鱸鰻,有一隻重達十餘公斤是所謂的千年鰻,而且具有攻擊性,所以目前為止還沒有敢潛入水中探險。月
  • 花蓮玩水秘境 ▶ 白鮑溪 ▶ 夏日溪邊玩水好去處 玩水・撈魚・抓螃蟹・撿玉石 #花蓮壽豐景點 #花蓮親子旅遊
    越來越感受到夏天的威力了,炎炎夏日來溪邊玩水最幸福,泡在冰涼的溪水裡好舒服!四月份的花蓮旅遊特別安排帶孩子來【白鮑溪】玩水・撈魚・抓螃蟹,還可以撿玉石唷!
  •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5年(1986年),橫跨花蓮、南投及臺中。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雄偉壯麗、幾近垂直的大理岩峽谷景觀聞名。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層和溪流等風光。
  • 梅園竹村步道
    昔日太魯閣族「玻里亨干」部落原址,人稱梅園,梅園是河階地形,約有三層,中橫開通後以種植蔬菜為主;而竹村在日據時代稱為「陶塞」,意為多竹,昔日為「魯多侯」部落舊址,後與現在的梅園合稱「梅園」,為七層河階地形,上升至1400公尺,因此梅園稱「下梅園」,竹村為「上梅園」。梅園竹村步道,便是這兩個村落對外聯
  • 長虹橋
    長虹橋橫跨秀姑巒溪,連接靜浦與港口兩聚落,亦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站;橋分新舊兩座橋,新橋採鮮艷亮眼的橙紅色,橋面規劃有快慢車道分隔的腳踏車及人行專用步道,並配合泛舟活動,設置了八座觀景台;橋上可遠眺出海囗的奚卜蘭島,因登島不易,島上仍維持原始林樣貌,俯瞰河面可見許多潔白如玉的大岩塊,其為巨型石灰岩,
  • 豐田移民村﹙菸樓﹚
    豐田,一個滿溢和風味的名字。開車走省道臺9線,在224公里處,左手邊(往東)有三根水泥墩鐵柱,中間那根寫著豐山,鐵柱上掛著風車和白鷺鷥,這裡就是就是豐田。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曾在花、東一帶進行大規模的「移民政策」,在東台灣建立了多處頗具規模的移民村,如吉野、豐田、林田、瑞穗、鹿野等等。這些日本移民多
  • 鐵份瀑布
    在花蓮縣玉里鎮,鐵份瀑布休閒區可是東豐里最美麗、最值得一遊的旅遊景點,鐵份瀑布又名為石公瀑布,水流主要出自海岸山脈西側的山頭,瀑布高約26公尺,沁涼的水順著高聳直立的山壁傾瀉而下,如銀色的白練,濺起了陣陣水花,雲煙飄渺彷彿失落的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忘返。鐵份溪已開發了親水公園,有停車場、步道、休閒綠地
  • 鯉魚山步道
    鯉魚山步道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旁,屬於中央山脈低海拔森林,花蓮林區管理處在此修建多條步道,環潭公路上共有登山、賞鳥、野餐、健身四個步道登山口,可依自己的需求來規劃路線。步道沿途可觀賞鯉魚潭山水風光,慢行徐走,沿途賞鳥看景;到達山頂後,視野遼闊,花東縱谷、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景色讓人驚嘆。
  • 東海岸遊客服務中心
    花蓮遊客中心是東海岸風景區最北端的服務據點,座落於花蓮縣壽豐鄉台11線公路南下8公里的山坡上,視野遼闊,是遠眺太平洋的絕佳點。內部設有介紹全區自然、人文資源及東部海岸沿線旅遊據點的展示室及可容納84人的多媒體簡報室;除了提供景點摺頁索取外,也有解說員現場介紹園區內的自然景觀、地形地景、生態環境及人文
  • 安通溫泉區
    安通溫泉位於玉里鎮與富里鄉交界處的安通溪北岸,幽谷山林,景色十分優美,早年即以「安通濯暖」名列花蓮八景之一。